這不是精英教育》以色列小學三年級,竟然要「上網做功課」和「做機器人」

張貼日期:Jun 01, 2015 1:41:7 PM

而「機器人」的課程,一樣是「學科融合教學」,是近年來以色列教育部大力推動,希望能夠落實於中小學正規教育的課程。

在十幾年前我還在教育部上班時,早已聽說市面上的才藝班有在教導「機器人」課程,小孩需要學習物理與機械原則,也要學習電腦程式語言。

在我大學時,連電子郵件都不甚普及的年代,想到小孩要學習程式語言,那跟學鋼琴,芭蕾舞一樣,是件奢華的事情!

但今天在以色列,雖然到處都有才藝班與學校社團,但依舊沒有學校內正規的鋼琴與芭蕾舞課,卻要所有小孩學會寫程式語言?

「你知道,未來的世界是機器人的世界!」學校科展時我跟已經教機器人課程有五年經驗的老師會談,他第一句話就這樣跟我說。

我知道嗎?我當然知道!這幾年我聽到這句話很多次,大家都在說,未來的世界是機器人的世界!

「我們這個年代科技進展速度極快,我很相信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可以至少看到部份機器人科技進入日常生活,包括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進行手術與機器人教書…我們都已經看到了部份成就。」小雅的老師這樣跟我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孩子有足夠的基本知識與工具去掌握這個未來趨勢。」

「當然機器人課程是很符合小孩的學習需求」他繼續說「以前我們覺得物理、電腦程式、機械是屬於年紀較大或較專才的孩子的學習範圍。但近年來各種樂高積木教材的研發、電腦程式設計的圖像化,以及平板世代的興起。我們認為小孩有能力從國小中年級就開始學習『機器人』課程。」

「而且年紀較小的孩子其實更需要看到得,摸得到,動手做的學習方式,會比只在課堂上聽看來得有趣而且懂得快。」老師笑著說「很快妳家小孩回家就會跟妳解釋電梯與洗衣機的背後機械運作原理是什麼了。」

那天科展的會場,擺設的是小學三年小級小孩分組合作做出來的「機器人打鼓」作業。小孩自行組裝出來的樂高機器人旁邊擺上一台電腦。

「伊媽,我可以讓我的機器人打鼓打得快一點」小雅說完就動手更改程式變數,讓機器人手上的動作變快。

而她才上了3個多月的課程!

跟老師談到教材來源時,老師說明教育部的機器人委員會就推薦某一家廠商的教材。「樂高教材在以色列有好幾家新創公司以及國際大廠在提供。但程式軟體的部份,就只推薦一家」「這樣教育部或學校不算是官商勾結嗎?」我聽了大吃一驚「或至少是被民眾說是獨利某家廠商?」

老師聽到後楞了一下「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孩子最好的教材。這家的軟體程式教材成熟良好。如果有其他家好的教材,教育部一樣會推薦。但這種事要相信教育部與老師的專業判斷。」他好像覺得我的問題很奇怪。

小雅的學校之前是從小學六年級才開始教授「機器人課程」。這幾年來,教育部提供師資培訓課程,鼓勵樂高課程設計與教材廠商與各個學校合作。所以學校才有能力在短短的時間內提供這個課程並且向下延伸到三年級。

「那教育部或學校真的覺得以色列需要有那麼多電腦程式人才嗎?」我對於這個課程還是有些疑惑。

「哈,如果這些課程能夠讓以色列產出更多優秀的電腦工程師與機器人設計工程師,那當然很好。」老師笑著說:「但這是小學課程,我們期待小孩透過這個課程學習團隊合作分工、學會基本機械與程式語言概念、學會動手設計、學會問題解決的思維能力、學會尋找與豐富學校課本之外的知識…」

「我這樣說好了,以後如果有機器人可以動精密手術,你要相信機器人的手?還是要相信醫生的手?你有什麼背景知識與常識可以幫助你如何做判斷?未來的世界會充滿這樣的問題。就算他們以後不是大數學家,大工程師,孩子學會機器人、基本機械與程式語言概念後,可以對於機器人的運作與應用的可能性與侷限有所瞭解,這對於他們瞭解未來世界的變化以及評估科技發展對自身生活的影響會有幫助。」

所以,說來說去,「專題」與「機器人」課程,在以色列教育的定義下,跟菁英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是「培養小孩的基本生活與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與多方學習非課本內容」的教學展現而已。

資料來源:http://goo.gl/9VTv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