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08, 2015 10:22:40 PM
今年學測首次出現「李白穿越時空到現代滑手機」的「穿越劇」,引起許多討論。力推「學思達教學法」的中山女高教師張輝誠,分析了學測國文科考題後呼籲,國文的學習,大量閱讀是關鍵、培養寫作能力是當務之急。
104年大學學測國文考題公佈了,一定會有教授、高中老師、補習班開始如火如荼火速寫出解答、分析試題、提供詳解,甚至指出爭議點、批評少數考題品質等等。──我不想湊熱鬧,我只想從學測考題來進行教學現場的反省,以前不是常說「考試領導教學」,但是來看看現在考試和教學現場如何產生巨大的脫鉤現象。
學測國文考題,一如往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選擇題(單選15題共30分、多選8題共24分)、二是非選擇題(看圖寫作9分、文章分析18分、引導寫作27分)。選擇題的內容選材,一如往常兼顧了古典、現代作品(也就是文言和白話比例,總是試圖取得大眾能夠接受的平衡比例);選擇考題型式來看,也照舊盡量做到多元型式,遍及記憶(字形、字音、字義、成語、題辭……)、理解(填空、重組、閱讀測驗……)等等。用文字回答的非選擇題,則有短(100 -150字)、中(250-300)、長(文長不拘,但通常600字上下)三種寫作型態。
總體來看,整張考卷在配分上,滿分108分,選擇題佔54分,非選擇題也是54分。在選材上,考題出自教科書內、與教科書外的比例上,非選擇題只有十八分那題的一半內容出自課內(曹丕〈典論論文〉一段),其餘皆是課外;選擇題則是有一半左右內容出自課外。換句話說,整張考卷有四分之三左右出自課外!
資料來源:http://ppt.cc/RWL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