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防毒拒菸專區

臺北市政府個機關學校禁用新興菸品實施要點,自110年1月18日開始上路囉!

毒的千變萬變‧我的依然不變-認識改裝型混合式毒品

森林大學堂(反毒篇)

森林小學堂(拒毒篇)

認識PMMA 別讓死神找上門

笑氣~

笑氣是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亞氮

笑氣是「無色+有甜味」的氣體,使用會導致不真實的幻覺。

笑氣進入血液後會導致人體缺氧,長期吸食會引起高血壓、暈厥、心臟病、貧血、神經系統損害、精神病及癱瘓等,超量攝入還會因為缺氧導致窒息死亡。

關於笑氣的大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了解孩子,別讓他誤入歧"毒"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反毒資源專區」網址自 109年1月2日起變更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反毒資源專區」網址自 109年1月2日起變更為「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 sid=10070」,可透過下列途徑搜尋,並請廣加運用:

(一)食藥署官網首頁〉主題專區〉反毒資源專區。

(二)該署官網首頁〉業務專區〉管制藥品〉反毒資源專區。

有毒一定抓!持毒販毒加重處罰!

近日外界散佈「毒品在校園除罪化」假的!!!法務部已有澄清,政府對毒品是零容忍,毒品除罪化是謠言,請不要相信!!

修法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對持有毒更嚴格,原本第11條中持有第三、四級毒品以刑事罰論處之門檻從「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下修至「5公克以上」。持有5公克以下還有行政罰,沒有免罰,沒有免罰,青少年犯及第一次施用毒品也會嚴格取締。

這次是大幅加重對毒品的處罰!期以有效遏阻毒販僥倖心理,防制新興毒品擴散,減少青少年接觸新興毒品的機會。

臺北市拒毒場所標章

成癮的科學––受毒品影響的大腦

安心無毒手札:

孩子的安全,需要你我的關心與提醒,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問題刻不容緩

新型態毒品包裝方式日新月異 , 需時時提高防毒戒心 ,若家長認為孩子有疑似藥物濫用行為徵兆 .

可透過監護人或家長簽署同意書後學校實施尿液篩檢 ,讓校方協助尿意檢體送驗 ,提供完整且免費的服務 ,

為使校園藥物濫用防制工作能更加落實,本市免費提供家長快速篩檢試劑不記名領取,如有需求請洽本市

鄰近高中職學校領取, 一旦發現有藥物濫用情形 ,校方可與家長共同輔導孩子 ,以協助青年學子遠離毒害 。

戒毒專線

反毒微電影-別讓毒品騙了你

反毒海報宣導

毒癮世代 未爆彈恐震撼台灣

作者Yahoo!奇摩 | Yahoo奇摩(新聞) – 2015年10月12日 上午8:00

Y小編的話:台灣毒品氾濫問題已經接近失控邊緣!高中生摩鐵開毒趴、女生喝K他命「特調奶茶」暴斃、吸毒媽媽哺乳害死3月大嬰兒、毒蟲亂潑油報復鄰居........毒害新聞天天有,吸毒者已成為社會不定時炸彈,但大家對毒品禍害好像都麻木了,以為你不吸毒,毒害就跟你無關?政府的打擊決心又在哪裡?Yahoo奇摩新聞帶你一起關注台灣被毒品蠶食的情況。

Y筆記:

● 毒品入侵校園,去年共1700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高中職學生人數占了6成以上。

● 台灣法律規定,第三、四級毒品,一直被垢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

● 受毒品影響最嚴重的年輕世代,未來恐怕只有兩種可能。

● 青少年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年齡層恰好與青少年犯罪高峰重疊。

衛福部報告指出,去年因毒品案件而裁決有罪者共有34672人,雖然較前年減少,但毒品入侵校園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據教育部統計,103年度共有1700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以高中職學生人數最多,占了六成以上。

學生濫用藥物的品項以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為最大宗,由於吸食、持有三級毒品,只要繳交行政罰鍰、參加講習,罰則相對輕微,使得三級毒品更加氾濫,警政署資料顯示,吸食、持有三級毒品的青少年人數,從民國94年到103年增加逾15倍,檯面下的數字恐更驚人。

目前台灣法律規定,製造、販賣第一級毒品,最重可處死刑;第二級毒品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至於第三、四級毒品,一直被詬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尤其是K他命入侵校園,多名立委曾提案改列第二級毒品,但政府考慮到一旦吸食K他命需負刑事責任,青少年可能因留有前科紀錄而影響到未來就學、就業。

今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販售、製造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刑責從5年以上有期徒刑,提高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級毒品的刑責,也從3到10年有期徒刑,提高為5到12年有期徒刑。至於K他命是否應改列第二級毒品,卻未在這次修法決定,仍維持現行條文。

嚴刑峻法是否能有效遏止毒品,恐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是,受毒品影響最嚴重的年輕世代,可能等不及了!若在未成年就染毒,卻未受到應有的關注與輔導,恐怕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等不到「未來」,二是等到成年後,引爆更多社會問題。

以K他命為例,大多從中國大陸走私而來,便宜又容易取得。台大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淑慧分析,年輕人叛逆,使用禁藥儼然成為流行的象徵,加上不用使用器具,K菸吸一口就有感覺,讓孩子們忽略對身心的危害。

張淑慧也分析,青少年初次使用毒品的高峰為七到八年級,也有從國小就吸食K他命的案例,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年齡層恰好與青少年犯罪高峰重疊。社工師張進益更是直指,濫用藥物通常是進一步犯罪的跳板。

所以Y:雖然毒品與毒癮患者,仍躲在社會陰暗角落,不見得那麼容易被察覺。但是越來越多的社會新聞,都跟毒品扯上關聯,顯示這片陰影正逐漸擴大。或許你對這個議題並不關心,以為自己不吸毒,就沒關係。但是當你的鄰居、親友染毒,影響的就不只是一個家庭,到時候,就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了。

內政部警政署反毒影片「勇敢的心」

讓我們勇敢抵抗毒品誘惑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