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第1120315梯次【甲等】
建二忠 陳萬和
一、研究動機
「高雄環狀輕軌」於2015年10月試營運通車(籬仔內站—凱旋中華站,共4站),是臺灣第一條輕軌捷運,主要路線從輕軌機廠出發,經過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立美術館,回到輕軌機廠,全長22.1公里,共有31個車站,預計2023年12月全線通車。
「高雄環狀輕軌」是一個兼顧交通與觀光的新運具,搭乘輕軌隨著列車的移動,能深入瞭解高雄,拉近人與城市的距離。研究者挑選9個車站,瞭解輕軌的車站風貌與建築設計,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目的
(一)蒐集資料及文獻,瞭解目前臺灣已通車營運三條輕軌。
(二)依據資料分析,選擇9個高雄輕軌車站做為研究主題。
(三)實際參訪高雄環狀輕軌9個特色的車站進行拍照紀錄。
(四)依據實地採訪獲得資料整理分析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本研究首先蒐集文獻,瞭解「輕軌運輸系統」與目前臺灣已通車營運的三條輕軌,新北淡海輕軌(Danhai LRT)、新北安坑輕軌(Ankeng LRT)、高雄環狀輕軌(Circular Line LRT)。
一、輕軌運輸系統(Light Rail Transit)
「輕軌運輸系統(Light Rail Transit,簡稱LRT)是一種都市公共運輸系統」(黃笙玹,2021)。「輕軌列車在市區固定的軌道上面行駛,以架空線供應電力運轉,在郊區則以隔離型態,以專有路權型式運轉」(鄭國雄,2004)。
「輕軌的優點是系統簡單、載重輕、低成本、短工期、高效益、具升級彈性為其特性」(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6),通常裝配著無閘門收費系統、簡單車站和一人駕駛的電聯車。
二、新北淡海輕軌(Danhai LRT)
「淡海輕軌」路線代表色為「朱紅色」,包括「綠山線」、「藍海線」及「三芝延伸線」。採用高架、平面混合型式建置,路線主要行經新北市淡水區。「綠山線」(紅樹林—崁頂站)總長7.4公里,設置7座高架車站及4座平面車站,已於2018年12月23日通車。「藍海線」(臺北海洋大學站—淡水漁人碼頭站)總長4.44公里,設置6站(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3)。
三、新北安坑輕軌(Ankeng LRT)
「安坑輕軌」屬於新北捷運系統,路線代表色為「卡其色」,採高架、平面混合型式建置,全線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境內。「安坑輕軌」(雙城—十四張),全長7.67公里,其中平面段2.8公里、高架約4.3公里,共設置9站(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0)。
四、高雄環狀輕軌(Circular Line LRT)
「高雄環狀輕軌」簡稱高雄輕軌,原計畫名為高雄捷運臨港輕軌,是臺灣首座通車營運的輕軌運輸系統,為一條環狀路線,全長22.1公里,共38個車站,除愛河段採高架外,其餘為平面(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3)。目前凱旋公園到愛河之心已營運通車,高雄環狀輕軌預計2023年12月全線通車。
首先,研究者借閱《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第二階段)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優化策略總結報告書》、《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淡海輕軌運輸系統綜合規劃》等文獻,瞭解「輕軌運輸系統」與「新北市捷運輕軌」、「高雄市環狀輕軌」。
高雄輕軌目前有31個車站,高雄市捷運工程局將「前鎮之星、旅運中心、真愛碼頭、哈瑪星、鼓山、臺鐵美術館、內惟藝術中心、美術館站、愛河之心為特色車站」(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本研究以這9個車站做為研究對象。
研究者於112年2月25日與26日,兩天假日,實地走訪高雄輕軌9個特色車站,瞭解車站風貌與建築設計。最後依據實地訪查歸納分析,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前鎮之星(Cianjhen Star)
高雄輕軌「前鎮之星站」高低起伏的造型「使用烤漆鋼構,以原住民祭典跳舞時的律動為設計基礎,色彩配比使用『紅、澄、灰黑』原住民服裝色系」(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3)。前鎮之星站車站的座椅顏色,展現原住民文化圖騰的特色,讓原住民文化的精神能更為顯著。
二、旅運中心(Cruise Terminal)
高雄輕軌旅運中心站「配合高雄港旅運中心流線感外型,以白色搭配灰藍色烤漆,呼應旅運大樓的整體色調,融合周遭整體環境」(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打造成一個富有輪船意像的造型,和高雄港旅運中心相輔相成。
三、真愛碼頭(Love Pier)
高雄輕軌真愛碼頭站「以『提升綠能環保意識,實現人本交通的目標』為主軸,改造整體景觀」(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愛河主橋景觀照明電纜線,均已地下化,保留城市的藍天白雲與完整天際線,讓乘客能享受更高品質的乘車環境。
四、哈瑪星(Hamasen)
高雄輕軌哈瑪星站,位於「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內,「呈現新舊鐵軌文化歷史,弧度造型的月臺與舊月臺能夠互相呼應,屋頂綠化以連續延伸為概念」(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將車站成為地景藝術的一部分。
五、鼓山(Gushan)
高雄輕軌鼓山站位於柴山與愛河交會處,為了與近處的臺鐵鼓山車站暨遠處的柴山相呼應,「整體造型展現自然起伏的律動,色彩選用漸層的臺灣青,表現山水交融的意象」(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
六、臺鐵美術館(TRA Museum of Fine Arts)
臺鐵美術館站「整體造型延續美術館的輕巧意象,配合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人文特色,玻璃色彩計畫結合在地特有色調」(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配合光影的變化,讓民眾能在不同時間體驗多變的色彩藝術。
七、內惟藝術中心(Neiwei Arts Center)
高雄輕軌內惟藝術中心站,位於高雄美術館園區西南角,呼應美術館東側地景水流漣漪意象,建築設計以白色作為構想,設計為特色造型車站。
八、美術館(Kaohsiung Museum of Fires Arts)
高雄輕軌美術館站,車站結構採用流水漣漪造型,裝設嵌入式LED燈提供照明,特殊的流水漣漪造型,創造流動的地景。
九、愛河之心(Heart of Love River)
軌愛河之心站「以客家剪紙意象為特色,將藍色系客家花布融入都市景觀中,創造人文藝術的樂活城市」(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
一、結論
(一)高雄環狀輕軌更新城市新風貌
臺灣首座都市環狀輕軌於2015年10月在高雄市誕生,新北淡海輕軌、新北安坑輕軌,亦分別於2020年11月、2023年2月通車啟用。這個兼顧交通與觀光的新運具,將會拉近人與城市的距離,搭乘輕軌隨著列車的移動,更能深入瞭解城市的新風貌。
(二)高雄環狀輕軌為綠色公共運輸
高雄環狀輕軌使用電力、無汙染,無架空線、保留高雄市美麗天際線,為綠色運輸立下新的里程碑,為市民打造一個綠色永續、幸福宜居的生活環境。輕軌軌道舖築綠草,具有保水降溫,節能減碳的效益。
二、建議
(一)建議將地方特色融入車站建築設計
每個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不同,高雄過去為重工業城市,現在的高雄力求城市轉型,因此設計輕軌車站時,建議彰顯地區特色, 經由建築設計及景觀設計,將屬於各車站之故事呈現出來,展現高雄市的文化與環境特色。
(二)建議將公共藝術納入車站設計理念
為了將高雄環狀輕軌車站,成為市民生活中的主要記憶,高雄環狀輕軌車站建築設計時,建議將「公共藝術」納入車站設計理念,並配合各車站之空間機能及建築環境。將時代變遷、人文傳承、社會沿革,融入人們對車站產生的情感。
1.鄭國雄(2004)。軌道工程 :高鐵、捷運、輕軌、傳統鐵路。大中國。
2.黃笙玹(2021)。臺灣鐵道容量手冊 : 輕軌運輸系統篇(A, B型路權)。交通部運輸硏究所。
3.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3)。淡海輕軌運輸系統綜合規劃。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4.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6)。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中長程個案計畫修正案(第四次修正計畫書)。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5.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0)。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期工程。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6.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13)。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7.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年2月26日)。特色車站。https://mtbu.kcg.gov.tw/。
8.新北捷運(2023年2月26日)。淡海輕軌。https://www.ntmetro.com.tw/。
9.新北捷運(2023年2月26日)。安坑輕軌。https://www.ntmetro.com.tw/。
建二忠 陳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