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第1120315梯次【甲等】
建二忠 廖子音
一、研究動機
我家住在鳳山,每天要搭乘「高雄捷運橘線」到美麗島站,轉乘「高雄捷運紅線」,到三多商圈站下車,再到學校上課,有時我會在中央公園站的李科永圖書館讀書,所以高雄捷運紅線「美麗島站、中央公園站、三多商圈站」成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當我查閱《高雄捷運車站專輯》(鄭乃華,2009)後,我才知道原來這3個捷運站與「高雄國際機場站、世運站、橋頭火車站」都是捷運紅線的特色車站,所以我以這6個捷運站為主題,探討車站風貌與公共藝術,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目的
(一)蒐集相關文獻,瞭解高雄捷運紅線、橘線、特色車站。
(二)親自參訪高雄捷運紅線6個特色車站,並拍照與紀錄。
(三)整理高雄捷運紅線的特色車站,公共藝術、城市風貌。
(四)依據採訪紀錄與獲得的資料,提出本研究結論與建議。
高雄捷運為高雄市的大眾捷運系統,是臺灣第2個大眾捷運系統,有紅線、橘線兩條路線,於2008年3月9日通車營運。本研究將「高雄捷運紅線」、「高雄捷運橘線」、「高雄捷運特色車站」,分為以下3小節敘述。
一、高雄捷運紅線(Kaohsiung MRT Red Lne)
高雄捷運紅線,為南北向路線,南為高雄市小港區,北至高雄市橋頭區,全長28.3公里,全線設有23座車站,其中自左營區出半屏山段以北為高架段,設置8 座高架車站,其餘為地下段,設置15座地下車站,並設置2座捷運機廠(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
二、高雄捷運橘線(Kaohsiung MRT Orange Line)
高雄捷運橘線,為東西向路線,西為高雄市哈瑪星,東至高雄市大寮區,全長14.4公里,設置14座車站、除西子灣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均為地下車站,並設置1座捷運機廠(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
三、高雄捷運特色車站
依據《高雄捷運車站工程設計規範》將「高雄國際機場、三多商圈、中央公園、美麗島、高雄車站、世運、橋頭火車、技擊館,定義為特殊車站」(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這8個捷運站皆有高質感的建築設計及公共藝術。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選擇高雄捷運紅線「R4高雄國際機場站、R8三多商圈站、R9中央公園站、R10美麗島站、R17世運站、R23橋頭火車站」6個特色車站,作為研究對主題,探討高雄捷運車站的建築特色與公共藝術,最後歸納整理為「高雄捷運的城市風貌」。
研究者於112年228連假,到高雄捷運紅線特色車站,拍照紀錄,接著整理高雄捷運紅線的公共藝術,並歸納高雄市捷運紅線的城市風貌,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依據文獻分析與訪查結果,整理高雄捷運紅線的「特色車站」、「公共藝術」、「城市風貌」,分為以下3小節敘述。
一、高雄捷運紅線的特色車站
(一)高雄國際機場站(Kaohsi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高雄國際機場為高雄對外的空中交通門戶,位居航空站區之核心位置,連結國際航站及國內航廈,為陸空交通之轉換樞紐,「以『藍天、海洋、捷運』為捷運站的建築設計理念,出入口大廳使用採光天窗,引入絢爛光影,展現陽光城市風貌」(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
(二)三多商圈站(Sanduo Shopping District)
三多商圈站位居高雄市三多商圈,「車站穿堂層採取中央挑空設計,配合放射狀之金屬天花,塑造捷運之眼的視覺意象」(鄭乃華,2009)。
(三)中央公園站(Central Park)
中央公園站「邀請英國景觀建築師Richard Rogers設計,出入口採用輕巧的弧形鋁板屋頂,表現『飛揚』的設計意象」(陳俊融,2009),將中央公園的陽光與寧靜引入地下車站,走出車站大廳即可享受大片綠意。
(四)美麗島站(Formosa Boulevard)
美麗島車站為捷運紅線及橘線的交會站,「邀請日本籍國際知名建築師高松伸(Shin Takamatsu)擔任設計,將捷運車站四個主要出入口,設計為『祈禱』外形」(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8)。
(五)世運站(World Games)
世運站(國家體育園區)「邀請國際著名Ron Wood團隊擔任設計,車站外型有如海上雄獅,呈現乘風破浪、張帆遠揚的威武氣勢」(高雄捷運,2023)。利用玻璃千變萬化的特性,引進自然光線,將車站融入山林樹影中。
(六)橋頭火車站(Ciaotou Station)
高雄捷運紅線橋頭火車站「車站整體造型以蔗糖結晶體為設計概念,配合大面積開口,增加通風與自然採光」(高雄捷運,2023)。捷運站東側一條明亮的空中走廊,提供捷運旅客轉乘臺鐵使用,「地坪採用花崗岩拼花,展現糖晶體的化學鍵意象」(林誌銘,2018)。
二、高雄捷運紅線的公共藝術
(一)凝聚的綠寶石
高雄國際機場站的「凝聚的綠寶石是德裔藝術家樂子大師(Lutze)創作的公共藝術,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玻璃雕塑」(劉克強,2011)。利用玻璃材料特性,詮釋光波與水流的變化,彷佛大自然中的湖水。
(二)光之穹頂
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由義大利藝術家Narcissus Quagliata規劃,藉著玻璃、彩繪及燈光,創造出30公尺直徑的藝術鉅作」(鄭乃華,2009)。
(三)半屏山之魂
世運站的公共藝術是「半屏山之魂」,「整體外觀呈現『海上雄獅,揚帆待發』風貌」(高雄捷運,2023)。屋頂採光天窗呈現花草樹木光影,彷彿置身於半屏山的綠林步道中。
(四)天工開物
橋頭火車站的「天工開物是美濃窯朱邦雄博士創作的陶壁公共藝術作品,作品寬9公尺、高12公尺,由1311塊陶板組合而成」(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本件公共藝術作品是對土地的謳歌,也是對橋頭最美的讚頌。
三、高雄捷運紅線的城市風貌
本研究整理出,高雄捷運紅線的城市風貌—「海洋、港口、工業、夢想」。
(一)高雄市是一個海洋的城市
高雄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地理位置造成了高雄的文化特色。高雄捷運紅線「高雄國際機場站」,位於高雄公園內,景觀池的水流波動,象徵高雄市是一個海洋的城市。
(二)高雄市是一個港口的城市
高雄市是一個海港城市,高雄捷運紅線「世運站」東瀕半屏山、西臨海軍軍港,外型有如「海上雄獅」,呈現「乘風破浪、張帆遠揚」的威揚氣勢,象徵高雄市是一個港口的城市。
(三)高雄市是一個工業的城市
高雄捷運紅線「橋頭火車站」旁邊為百年歷史的橋仔頭糖廠,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廠,見證臺灣從農產加工業、製造業、重工業、石化產業的發展歷程,高雄與臺灣的工業發展息息相關,象徵高雄市是一個工業的城市。
(四)高雄市是一個夢想的城市
高雄捷運紅線「美麗島站」光之穹頂的藝術天花,五彩的光影變化,激發人們的想像空間,也成為創造夢想的地方,象徵高雄市是一個具有生活品質,充滿活力夢想的城市。
一、結論
(一)高雄捷運紅線特色車站帶動城市的新風貌
高雄捷運紅線的特色車站,包括中央公園站「飛揚」、美麗島站「祈禱」、世運站的「海上雄師」獨特的造型設計,讓捷運車站建築設計串連港都獨有的海洋文化,為城市景觀帶來新視野與新風貌。
(二)高雄捷運紅線特色車站公共藝術讓人驚艷
高雄捷運紅線的公共藝術,包括高雄國際機場站「凝聚的綠寶石」、三多商圈站「海洋之心」、中央公園站「宇宙生命力」、美麗島站「光之穹頂」、世運站「半屏山之魂」、橋頭火車站「天工開物」,這些公共藝術作品造型,都讓人十分驚艷。
二、建議
(一)建議捷運車站成為藝術文化與生活空間
建議捷運車站成為藝術文化,城市居民記憶與交流的生活空間,使捷運不再只是一個交通運輸系統,而是完成旅行夢想,提升生活品質的地方。
(二)建議捷運車站定期辦理文藝展覽或音樂表演
建議高雄捷運利用捷運車站穿堂層,定期辦理藝文展覽,或於假日辦理音樂表演,讓藝術與音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
1.鄭乃華(2009)。都會捷運新視野—高雄捷運車站專輯。高雄市政府捷運工局。
2.陳俊融(2009)。高雄捷運軌道專輯。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3.劉克強(2011)。高雄捷運紅橘線車站公共藝術設置作品實錄。高雄捷運公司。
4.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6)。關鍵八年:高雄捷運夢想的實現。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5.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8)。高雄捷運真情故事。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6.林誌銘(2018)。高雄捷運營運10週年。工程月刊,91(04),125-132。
7.高雄捷運(2023年3月6日)。車站建築設計。https://www.krtc.com.tw/。
8.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23年3月6日)。特色車站。https://mtbu.kcg.gov.tw/。
建二忠 廖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