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地形生成的原則,由於DST的地圖隨機生成,破圖的狀態並不少見,如果有破圖就很大一部分會打破此規則。
洞穴的地形分布和地表不同,是有規律的。可以想像成一顆樹,樹幹的部位就是洞穴的中心,光果平原一定在這裡;再往外就是各個樹枝,洞穴的六個主要分支地形就接在光果平原外;然後更小的樹枝和樹葉,就是那些次要的分支地形和落水洞。而樹幹再往內的樹根就是遺跡地形。
sites.google.com/view/t20dontstarver
洞穴的各種地形之間會被虛空隔開,中間透過狹窄的岩石路連接,和地表的地形直接互貼的連結方式也不同。
↓地底地圖長的像這樣↓
地底的主要架構,由於它們環環相扣,因此可以辨別自己在哪一部分能有效幫助找到想找的東西。
地形特徵
洞穴出入口 (落水洞) 周圍區塊,是地圖的最末端地形。地上鋪滿綠色的黏滑地皮,樓梯周圍是透光區,會長有一些草、樹枝、常青樹和螢光果。
這種綠地的地形也會延伸到出入口更外面一點的區域,除了一樣會有透光區、草、樹枝、常青樹和螢光果,還可能會出現蜘蛛巢和兔人屋。
有的出入口地形周圍會有一小片的綠蘑菇森林,但要注意這不是洞穴主要分支的綠蘑菇林。
落水洞周圍一定會是這種地形,不過洞穴中出現這種地形的,不一定會有落水洞。
地形特徵
會接在主要分支地形的外面,落水洞地形也可能生成在旁邊。混合菇林上面會有各種混合交錯的地皮,會有三種顏色的蘑菇樹和蘑菇,也會有許多螢光果。還可能會出現一片區域是三種顏色的蘑菇森林並列在一起,沒有互相混雜的。
有可能會生成兩個獨立的混合菇林,差別在於三色菇的蘑菇樹密度。
https://youtu.be/xzPaoz3uO50地形特徵
就是地底的沼澤。會接在主要分支地形的外面。這裡和地面沼澤的差別在沒有魚人和池塘,此外地底沼澤上也會有一些螢光果。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地底沼澤可能會有特別大面積的透光區。
有可能會生成兩個分開的地底沼澤,差別在於有沒有非常大的透光區。
地形特徵
一大片的藍蘑菇樹森林,地上鋪的都是藍蘑菇地皮,這裡長有大量的藍蘑菇、一些螢光果,還會有白蜘蛛巢、獵犬骨架,偶而會有蝙蝠洞。
藍蘑菇林後面一定有月蘑菇林,月蘑菇林後面就是遠古檔案室。
https://youtu.be/xzPaoz3uO50月蘑菇森林
地形特徵
一大片的月蘑菇樹森林,進入的時候理智會轉換為啟蒙值,異變蝙蝠、蘑菇地精、光果蟲在這裡生成。
月蘑菇林後面有一段佈滿石頭和落石的路,連接遠古檔案室。
地形特徵
一大片的綠蘑菇樹森林,地上鋪的都是綠蘑菇地皮,這裡長有大量的綠蘑菇、一些螢光果和蕨類植物,還會有兔人屋和池塘。
地形特徵
一大片的紅蘑菇樹森林,地上鋪的都是紅蘑菇地皮,這裡長有大量紅蘑菇和一些螢光果,這裡還會有石筍和洞穴蜘蛛巢
地形特徵
有大量的洞穴蜘蛛巢和石筍,地上鋪的都是洞穴岩石地皮,還有一些暗影裂隙,也可能會有一些白蜘蛛巢。這裡還會生成延伸到天花板的石柱和鐘乳石。
地形特徵
有大量的蝙蝠洞和高瘦型石筍,地上鋪的都是白色的蝠糞地皮,還會有一些暗影裂隙。
地形特徵
有大量的石龍蝦和地表沙漠的那種岩石礦石,地上的地皮主要是洞穴岩石地皮,會混著一些蝠糞地皮。這裡可能有一些蝸牛巢,此外還會有一些暗影裂隙。
地形特徵
洞穴中心由四種生態系組成。最中間的是光果中心,和苔蘚地與另外三個光果平原相接;另外三個光果平原則和洞穴的主要分支地形相接。四種光果平原上有的資源種類基本相同,但各種資源的數量或者說密度可能會有不同。光果平原的共同特徵包括會生成螢光果、光莓、蕨類、石筍、蝸牛巢和獨立的兔人屋,而地面都是橘色的泥濘地皮。
面積比另外三個光果平原大。而且這裡會兼有另外三種光果平原的一些特徵,例如有一塊區域的螢光果特別密集,有一塊區域蕨類比較多等等。這裡也是和遺跡相接的地形。
這區的螢光果非常多,佈滿整個地形,非常明亮。
螢光果不多,附近會接一個或數個小型的蝠糞地形。
螢光果不多、地上的蕨類會稍微多一點、整塊地形面積較小。探圖的時候看到面積不大、光果不多,周圍又沒有蝠糞地形,那多半就是這裡了。
https://youtu.be/xzPaoz3uO50哈奇會生成在這裡。因為這個區域沒什麼光果所以常常很暗,如果特意要來找哈奇,建議戴上鼴鼠帽會方便很多。
地形特徵
遺跡的入口區域,和中心光果平原相接。在光果平原上看到藍色的苔蘚,就知道自己找到遺跡了。這個地區的地皮和光果平原一樣,都是橘色的泥濘地皮。地上有很多苔蘚、池塘、光莓、偽裝成光莓的蠕蟲和啜食獸,還有延伸到天花板(擋視線)的石柱。有些地方也會有暗影裂隙。
猴子區共有四種猴子村莊地形,會接在苔蘚地後面。四種地形上的資源種類也基本相同,有苔蘚、香蕉樹、猴子窩、光莓、蠕蟲、啜食獸和白蜘蛛。其中一種猴子地形一定會生成,另外三種則不一定。最重要的是,其中兩種猴子地形有可能接更後面的遺跡區,另外兩種猴子地形則不會接。分辨四種地形的方法主要依據地皮的分布。
地形特徵
必定生成,有可能接遺跡區。
從苔蘚地通往這片地形的連接入口處,是一條相對狹窄的泥濘地皮通路,這個入口區塊上面可能會有幾個藍蘑菇,此外都是一片空曠,沒有東西。這個地形的猴子窩下會有遺跡地皮,此外會在這個地形的周圍生成蝠糞地形的區塊,這樣的蝠糞區塊會獨立往虛空延伸出去。
地形特徵
不一定生成,有可能接遺跡區。
辨認這個地形的特點是地上只有泥濘地皮,不會有遺跡地皮或蝠糞地皮。
地形特徵
不一定生成,不接遺跡區。
這個地形不一定會生成。這個地形不會有蝠糞地皮,只會在猴子窩下有遺跡地皮。此外不會有狹窄的連接入口,而是整大片和苔蘚地貼在一起。
地形特徵
不一定生成,不接遺跡區。
這個地形和苔蘚地相接的入口處也和必生村莊一樣,是一個相對狹窄、除了藍蘑菇什麼都沒有的通路。這個地形的猴子窩下也會有遺跡地皮,此外這個地形也會有蝠糞地皮,但是這裡的蝠糞地皮只會留在陸塊內,不會像必生村莊一樣獨立往虛空突出,有點像鋪了一塊地毯的樣子。
可能生成在必生村莊、洞穴叢林裡面。
地形特徵
必定生成。
聖地有豐富的遠古科技資源,會接在猴子區後面。聖地的入口一定會有遺跡家具區塊,會生成五根石柱,和一些遺跡家具。
https://youtu.be/KxMF-KJ9nUU整個聖地是由數個方塊區塊組成,中間可能會有岩石路連接。方塊區塊包含遺跡家具區塊、聖地雙戰車區塊、破損祭壇區塊和八雕像區塊組成,並且每個區塊最少有一個。
會有五根石柱,一個 Cave Hole,和一些遺跡家具。
周圍有四根石柱。中間有四個鑲寶石、一個無寶石的遠古雕像,一些圖勒牆,還有三個損壞的齒輪機器,四個暗影燈座,以及兩隻戰車、一隻主教。
有兩個鑲寶石的遠古雕像、兩個暗影燈座,中間會有一個破損祭壇,還有三個齒輪機器,沒有齒輪怪。
有四個鑲寶石、四個無寶石的遠古雕像、六個齒輪機器,一些圖勒牆和兩隻主教。資源最豐富的區域。
這個區塊呈「亞」字型,會有兩個戰車和一個主教,還有六個齒輪機器,和一些圖勒牆,但沒有遠古雕像。這是在聖地和軍事區都會生成的小區塊。這裡怪多所以很危險,對這裡的資源沒興趣可以直接衝過去不打怪。
地形特徵
聖地子分支,不一定生成。
一個獨立往虛空延伸的破損祭壇,和聖地其他區域有岩石路相連。
地形特徵
聖地子分支,不一定生成。
聖地子分支,地形特色比較像外面的苔蘚地,地上鋪滿泥濘地皮,這個地形可能會有螢光果、苔蘚、香蕉樹、猴窩、啜食獸、光莓和蠕蟲等,此外還會有暗影裂隙和延伸到天花板的石柱。這個地形上面也可能會有聖地的區塊,例如破損祭壇、八雕像、聖地雙戰車、遺跡家具。
地形特徵
聖地子分支,不一定生成。
是一大片特殊顏色地皮的廣場,還會附 1-2 個聖地雙戰車區塊,以及 1-2 個雙戰車區塊。廣場上面有大量的暗影燈座、延伸到天花板的石柱,還會有一些齒輪機器、雕像和齒輪怪。
地形特徵
入口是一片遺跡地皮的方形區塊,中間有一根遠古雕像。
裡面一定會有一個雙戰車區塊和一片蝠糞地皮廣場。並且可能會有一片遺跡地皮的廣場,上面會零星分布一些遠古雕像、暗影燈座、齒輪機器、齒輪怪和破損祭壇,破損祭壇旁固定會有一隻騎士和一隻主教。
軍事區的廣場有時候可以生成的非常廣大,但有時候又會完全沒有生成,不過旁邊的蝠糞雙戰車區塊廣場是一定會生成的。由於聖地至少會有 10 座雕像。軍事區的資源經常會比聖地少。
一片遺跡地皮的方形區塊,中間有一根遠古雕像。
地形特徵
不一定會生成的地形。
入口地形和軍事區一樣,都是中間有一個遠古雕像。裡面的地形是一條狹長的走廊,走廊上面會有齒輪怪、齒輪機器、遠古雕像和暗影燈座。此外走廊旁邊還會接三個雙戰車區塊和一片蝠糞地皮廣場。
可能生成在聖地、軍事區或額外軍事區裡。
地形特徵
方塊形狀的地形。正中間是一個完整祭壇和一個遠古箱子,旁邊有兩隻主教,周圍有四個暗影燈座、四根石柱,還會有兩個齒輪機器。完整祭壇還會有一條岩石路再向後延伸,不過這條岩石路是死路,不會再接別的區域。
sites.google.com/view/t20dontstarver/Topography/cave-terrain地形特徵
迷宮的入口會是一片跟光果平原一樣的泥濘地皮,上面會有一條像歡迎地毯一樣的白色地皮組成的道路,這裡還會有一些螢光果和苔蘚。迷宮大部分的路都會是死路,只有一條路會通到正中間的遠古犀牛。分支死路的尾端常會有小寶箱,打開有可能觸發陷阱。迷宮裡面也會有大量的白蜘蛛,也會有零星的齒輪怪和齒輪機器。
地形特徵
中庭是一個獨立的島,生成在遺跡區旁邊,和地底其他地方沒有地面連通,只有中庭入口處有一根大觸手可以進出。有時候生成在離陸地夠近的地方,就可以傳送進去。中庭的路有一點像迷宮,有的分支走到底是死路,也有一條正確的路通到尾端,最尾端是遠古傳送門,也就是打紅骨的地方,中庭會生成方尖碑、白蜘蛛和齒輪怪。
整個地底共有三個苦難蟾蜍的巢穴,一個會生成在光果平原,另外兩個會接在屬於洞穴主要分支的六種地形。蟾蜍洞地形是一片廣場,洞的周圍會有三座池塘,整塊地形上會長有一些螢光果和石筍,在離蟾蜍洞較遠處還可能會有更多的池塘。其中兩個蟾蜍洞地形的地上主要會鋪滿光果平原那種泥濘地皮,然後在蟾蜍洞周圍有一圈白色的蝠糞地皮;還有一個則是整片都是蝠糞地皮。
大觸手分布在主要分支和光果平原上。整個地洞共有 12 個大觸手(6對),其中一個是中庭的大觸手。但有時候會只有 10 個(5對)。光果平原上會有 3 個。
通往中庭的大觸手會固定生成在綠蘑菇分支或蝠糞分支上,周圍是一種新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