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起暑假上課的時候
依照我的筆記,約是 95/7/24 或 95/7/27 金老師的課
報告 Intelligence Learning and I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s 這本書
提到三個世界:物質世界、知識世界、心理世界
我當時提出看地圖找路來對照
「當我們到達一個地方,用地圖來對照我們所見
物質世界是指實際上存在的街道建築和明顯標記物
以及我們手上的地圖
知識世界是指地圖所呈現、及隱含的訊息、與實際物的對應關係
心理世界是指我們對於這種訊息及對應關係的瞭解,以及思考如何應用」
當時金老師似乎不是很聽得懂我提出的觀點
(因為當時我也有點混淆,然後修正重新提出一次)
後來我聯想到「駭客任務」這部片子
若是對照上面的三個世界(需要先把第一集和第二集先看完,會很明瞭)
物質世界是指實際肉體所存在的世界,機器世界與錫安城
知識世界可算是母體所製造出來的虛擬世界,及實際世界錫安城和巡邏艦所掌握的知識
(巡邏艦上,監控主角進入母體時的程式碼))
心理世界比較奧妙,是指人類和電腦程式的想法
在看這幾集片子時,常常會分不清楚是在實際世界還是虛擬世界
同樣地,各個角色的想法也有時不能分辨是在實際世界還是虛擬世界
(第二集結尾至第三集開始的主角尼歐)
比較簡單的辨認法,是主角如果穿像便服、工人服,就是在現實世界
如果穿的又亮又黑、長袍馬掛,就是在虛擬世界
而觀眾會發現,在影片的虛擬世界中,
程式和人的想法都是以「人」的方式呈現
所以要辨認,那個是人,那個是「程式」
駭客任務一,第12段,約在開始39分鐘左右
莫斐斯向尼歐解釋母體
提到虛擬世界是影像殘留,是大腦接收的電子訊號所造成的
人所感覺的實際上並不存在
將物質世界和知識世界、心理世界做個很大的切割
這對一句哲學名言「我思故我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駭客任務二,第29段,約在一小時又50分鐘左右
尼歐去見造物主
造物主提到一個直覺式程式,用來瞭解人類心靈的某個層面
對於知識世界直接與心理世界作用,而跳過物質世界
這部片子在觀賞時,一方面可以思考這三個世界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觀賞科幻(高科技)特效,和故事情節
我覺得編劇可能看過或接觸有關金老師所提三個世界的概念
所以寫出這樣的劇情
但三部連結得相當好,並沒有不合理、矛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