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圖書關翻閱到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感到欣喜,因為洛克菲勒的大名,早已在我最愛的中國知識網紅羅振宇「羅輯思維」節目中收看過,印象所及是近代歷史上,第一位大富豪,我認為並非自己拜金,而是想從他的發跡原因去探究怎樣的人才有機會成功。
本書是洛克菲勒寫給約翰的家書,口吻平順自然,看得出一位成功人士以父親的角色,傳遞他自己的心得,不只是包含企業管理,更多的是自己人處世的哲學觀。傑克‧韋爾許這樣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件,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現在在管理遇到的難題,沒想到他已經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輕鬆化解了。華倫巴菲特說,從來沒有人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人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他坦承他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智慧之上的。
從第一封信件,到最後第三十封信,從對話中,可以看到一位老父親,對承接家業的小兒子教誨,從他的兒子剛出社會,到了承接家業長輩給他的建議,也看到老父親滿意他的兒子的成就。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洛克菲勒的處世哲學觀,發現他並非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商人,而是一位從基層做起的實業家。
『誠信』一直是本書不斷提到的主題,作者認為企業經營的最大法門,乃至於「誠」,或許投機取巧的人能獲得短暫的成功,但這不長久,若被發現到缺少誠心待人,雙方長久以來建立的信任,就會瞬間崩潰。他不斷告誡他兒子約翰,不管是對待客戶還是對待員工,給予他人信任,以誠相待乃是經營企業的不二法門。反觀國內企業家,誠信原則也一直被忽視,尤其近年唯利是圖的商人,各種黑心商品及服務污染我們的社會,唉!算了不說。
書中提到許多企業經營的心法,雖然現在看起來都是老生常談,但說的方式有百種,大家都會說,但實踐才是最重要的事。他說,「任何空談都是毫無意義的,行動決定一切;一百句空話抵不上一個實際行動」沒錯,說再多都沒有用,如何以行動的準則去思考,而不是天馬行空的白日夢,「處在當下」也是非常困難的。中國清代大敗太平天國的名將曾國藩說過,「過往不戀、當時不雜、未來不迎」,要我們處在當下這個情境,遇到問題行動解決,而不是空話及妄念,「先行動再修正」。
雖然,當年外界批評他在第一次世界戰時,雇傭人替他上戰場,各種批評鋪天蓋地而來,但他也回應,自己絕非貪生怕死之徒,而是作為一位企業家去前線作戰,放著員工生計不管,不如他在後勤調動物資,協助國家效益更大。我想後世的我們看起來,也算是正確的抉擇吧!
我想,觀察別人如何思考怎麼做,由思想導入行為,一直是我閱讀的主線,我喜歡閱讀關於教人如何思考的書或教人怎麼做的書,邊閱讀邊思考,透過別人的想法以及作為,讓未來的自己在面對這相似的問題時,能夠有個參考應對的方式,不至於慌坐在現場,是吧?
本篇作者:品興
圖片提供:品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