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及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共同創作,桑德伯格擁有人人羨慕的履歷、家庭及老公,但在一次墨西哥度假中,她失去了她的摯愛-大維,霎那間她的人生失去了重心,如何讓兩個幼小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她感到不知所措。在大維去世的兩週後,桑德伯格正與朋友菲爾討論該由誰去參加學校所舉辦那場需要父親參加的親子活動。「但我想要大維。」桑德伯格哭著說。菲爾告訴她,「A選項已經不存在了,就從B選項開始吧!」
任何人都會遇到生離死別,說起來容易但能夠從內心真正放下自己愛的人,需要一段很長的恢復時間,當下我們可能失去快樂的能力,生活也很難恢復正軌,面對人生重大崩解,我們必須懂得不要落入三P陷阱裡:
(1)把問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是自己的錯
(2)普遍性(pervasiveness)-認為生活各層面都會受到影響
(3)永久性(permanence)-認為事情造成的衝擊將永久持續
在大部分的東方的的社會,談論已故的親人是不吉利也不被認同的,但書中卻提出心理學的例子「談論創傷事件可以改善身心健康,幫助人們瞭解自己的情緒,並且被別人理解。把悲傷留給自己固然浪漫,但當你對你在乎的人開放心胸時,他們很可能會和你一同處理你的問題,並在過程中支持你。我們不必追求完美,更不用完全相信自己,只要相信自己會一點一點慢慢變好了」
本書不僅提及人生觀點,更對工作上的失敗與學習的論點加以探討,在職場敢說真話的人寥寥無幾,面對上司或老闆夠是如此。桑德伯格就提出自己的做法,她要求每個人每個月都要有一次困難的對話,並提醒大家提出意見時應該要雙向溝通,也提出一個讓對方願意接受負面指教的句子:「我之所以提出這些意見,是因為我對你有很高的期望,我也知道你有能力達到這些期望。」這觀點讓身在職場的我們上一堂寶貴的課。
真心推薦《擁抱B選項》閱讀完這一本書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面對人生的的重大轉折,不再一昧責怪自己,也了解要走出傷痛必然會經歷痛苦、接受、面對,「當A選項已經消失,我們可以選擇B選項,並以另一種方式再一次幸福生活著」。
本篇作者:Kelly
圖片提供: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