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平衡?
是現代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書由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詹姆斯.歐沃斯, 凱倫.狄倫三位作者同心協力完成,以個案或理論探討的方式,引導讀者思考存在價值與意義,檢視自己的人生並讓自己過的比現在更好。
人生的挑戰從來都沒有簡單的答案,追求快樂及生命意義從古老的時代人們就開始探索,這道題卻始終沒有標準答案,唯有自己不斷摸索才能夠發現生命的樂趣與意義。
現在就讓編編來跟大家分享本書的重點歸納吧!!
人生三問/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在課堂討論時,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會在黑板上寫下3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前言 展翅高飛
聽聽理論怎麼說?「好的理論不會只能用在一些公司或一些人身上」好的理論適用於各種情況,可以解釋什麼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告訴你為什麼。
一般人常以為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決定之前蒐集資料,資料越多越好。但作者舉例,這就像開車看後照鏡一樣,我們蒐集到的資料往往只關於過去。然而,有時經驗的學習代價又太大,不一定要結好幾次婚,才知道如何當好妻子,好丈夫;也不一定要等孩子長大成人後,才知道如何做個好父母。
這就是理論的價值,在你有實際經驗之前,即可利用’’理論’’得知未來會如何。
Chapter1發現生涯之樂
02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03計畫與變化
04策略的試金石
重點整理:
「對你的工作生涯而言,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但問題在於,你覺得最重要的不一定能於讓你快樂。」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注意,很多人看什麼事最緊急,就把時間花在上面,或是把心血注入在最快得到回饋的事。這都是在建構或規劃策略時,必須要注意的陷阱。
想要在工作上獲得快樂與成就,就必須激發好的動機。也些人可能會把薪水也列在熱愛工作的動機上,但其實薪水多,離家近只能算是保健動機;覺得工作充滿意義、又挑戰性,使你在專業領域上更上一層樓、擔負更重大的責任、成就感、學到東西的滿足感以及成為團隊中的要角等才能激發出真正的動機;動機的力量非常大,有時也會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生活及工作職涯中,不管是否察覺得到,我們總是一邊按照審慎的策略往前走,一邊必須應付無可預期的選擇。」
接受一項工作之前,可以先思考
1. 想要達成你的願望,別人需要配合什麼?自己需配合什麼?
2. 如果要成功達到任務,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真假?這些都是自己能控指的嗎?
做好妥善分析及規劃,再做決定會比較容易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
如果目前的工作已滿足保健及動機因素,就可以依照審慎的計畫去執行。志向明確,也從現在的經驗得知是自己想要的,這就是值得你努力的方向;若尚未找到這樣的工作,就採取應急策略隨機應變,不斷學習,實驗、調整計畫直到策略奏效。
Chapter2圓滿的人際關係
05時鐘滴答響
06一杯奶昔的任務
07席瑟斯之船
08經驗學校
09一隻看不見的手
重點整理:
(關於家庭)
我們很容易在工作上過度投資,對家庭生活的投資則極度缺乏。在做資源分配時,必須先考量是否與心中優先順序相符,確定自己要的成功是什麼?哪些則是不重要的呢?時常提醒自己注意時間的框架,不要被短期(ex:升遷、加薪)的回饋牽著鼻子走,而犧牲長期目標(ex:家庭、友誼)。
為未來的快樂投資,是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及的重點,雖然工作非常重要,但也不要忽略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尤其是小孩的黃金成長時期,一旦錯過,再多的錢也換不會孩子的童年。「大樹不是一夜之間可以長出來的;你必須再多年前就種下樹苗,多年細心培養、照料,最後才能享受綠蔭。」
很多商品會失敗,是因為公司開發商品初期就以錯誤的角度進行,沒有深入了解顧客需求,最終導致慘賠;這就像是人際關係,我們時常想到自己要什麼而不是別人想要什麼。如果能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將心比心,就能增強自己想要的人際關係。
很多人可能認為外包很方便,只要付錢就能省時省事。書本中提到戴爾電腦本來是一家強大的電腦公司,但多年來一味追求報酬率,業務漸漸地被外包出去,之後就難有什麼表現。味了追求報酬率,殊不知已漸漸失去重要能力。現在有很多父母,正像戴爾外包個人電腦業務,雖然是為了孩子著想,給孩子最好、最多資源,卻剝奪了他們的能力。因此了解 你的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孩子是否能從這些經驗學到重要的、深層的流程能力,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也知道事前準備的好處? 等都非常重要。以兩點因素進行評估:
1. 資源:金錢、物質、時間、精力、才能及友誼……等
2. 流程:孩子運用資源創造出來的東西。
孩子該發展什麼樣的能力,以及什麼樣的經驗或許可以幫他獲得哪些能力。因此,該想想能替孩子創造哪些機會,讓他們獲得那些經驗。公司文化的建立會影響原工作事的態度及心態,建立好的文化才能培養心太健全的員工;就像要培養孩子能在心中設定優先順序的能力,就得從家庭文化的建立。
經驗學校「即使資質普通,透過不斷的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獲巨大壓力─能力就是這樣被造就出來的。」計畫你在經驗學校的學習課程,在經驗學校選對了課,好好修習,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增加成功的機會。
Chapter3遠離監獄
10就這麼一次
重點整理:
「邊際思考」的陷阱,作者舉例Netflix與百視達為例,百視達因不願意改變舊有經營模式,而Netflix大膽創新方式卻被認為不可行,在網路及產業快速發展的變動下,最後被一家前景不被看好的小公司Netflix打敗,而Netflix現在也茁壯成為全球前幾大的影視公司。
書中作者舉出,他曾經幫助過如百視達這樣卓然有成的公司,教他們如何面對技術創新、來勢洶洶的新公司,一旦他們主管已了解競爭對手帶來的威脅後,作者就會提出:「好。現在問題是,你們的銷售人員不能只賣和對手同樣的創新產品。也就是說,你們必須建立一支新的銷售團隊。」
他們則回應:「教授,你太天真了。你不知道建立新的銷售團隊需要花費多大的成本,我們只能利用原來的銷售團隊。」於是作者說:「你們知道你們的品牌嗎?你們不能用原有的品牌去對抗這種新產品。你們必須建立不同品牌。」創新者的思考就會完全不同,他們會說:「是時候該建立一支新的銷售團對了。」或是「我們該打造新的品牌了。」 這就是矛盾所在:為什麼擁有很多資金的大公司認為新計畫太昂貴,因而裹足不前?而那些剛起步,沒多少資金的小公司卻願意勇往直前?
(關於人生)
一個又一個「下不為例」,我們生活中就常用邊際成本來思考是否要做一件事,因此告訴自己:「就這麼一次,不為例。」或「我知到原則是這樣,大多數人都不應該破壞這樣的原則。但這次是特殊情況,情有可原,就破例一次吧」。但「下不為例」的想法就像黑洞,會把你吸進去,讓你看不到最後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作者提在最後也提到抗拒「就這麼一次,下不為例」的誘惑,其實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決定。
百分之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非常強大。要是你利用好理由來說服自己破例,那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結語 你拿什麼衡量人生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一把人生真正重要的量尺,像作者心中的量尺是能幫助多少人,當他們便成更好的人。
你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呢?如果你還是學生,恭喜你,現在就是你思考並找出「人生目的」最好的時機,因為離開學生時期後,工作、家庭以及責任都會佔據你所有的時間,觀看人生的角度也會隨著出社會有所偏頗。如果你已不再是學生也沒關係,花一些時間找出人生目的,你會發覺這將是你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如果看了編編的重點整理後,你開始對探索人生的意義開始有興趣了嗎?那不妨去圖書館借閱或博客來購買《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書本身不難閱讀,會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看下去,作者用淺白的文字引導讀者進入思考,一起來利用閱讀,找到工作及生活上的意義吧!!
「只有相信你做的是偉大的事,你才能或得真正的滿足。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你愛的工作,那就繼續尋找,不要妥協。就跟感情的事一樣,找到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Steve Jobs
本篇作者:Kelly
圖片提供: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