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年代:約於1960年
介紹:
早期在吉貝島上,每逢大雨,必然積水,
只要連續幾天的豪雨,
洪水便會衝進村莊裡,造成嚴重的損失。
天災頻繁,村民的生活無法安定,
當時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
村民請求並依照神明的指示,
在島上興建龍喉。希望藉由神龍之力,
讓洪水由龍喉從村里流向大海時,
淨化水中的邪氣以及災難,
為村子帶來平安的生活。
自從興建龍喉後,排洪得到很好的改善,
村子不用再擔心雨季時的洪水,
而村民也過得平和安定的生活,
因此龍喉在島上是非常神聖的,
而其上還有塊「南無阿彌陀佛」石碑,
保佑著村民。
曾經,每值夏秋之際雨水豐富之時,
龍喉的疏洪溝中,就會有許多的小蝦小魚,
在溝中抓魚抓蝦,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
可惜的是,經過島上經過整建後,
許多部分已被水泥化,疏洪溝現已乾涸,
只留下現在所看到的龍喉。
(據說以前還有兩顆直徑約機車長的龍珠,
而南無阿彌陀佛石碑還在,
只是要再往菜寮的方向走一小段路。)
龍穴的傳說
龍喉乃龍穴的所在
雨季遇豪雨時可以協助排洪,
避免洪水沖毀民宅,
同時也是安定人心之宗教信仰與情感寄託之建築。
傳說在龍喉興建以前,
島上時常發生駭人聽聞的慘劇,
一切都是在龍喉興建後才安定下來,
因此對島上居民而言,
龍喉也有保護鎮守的功用。
西元一九一八年農曆二月十二日上午,
由陳坤墜先生(陳國華之叔公)及陳清良先生(陳天樂之叔父)等二人,
用舢舨船仔載著三、四十位婦女到「過嶼」撿珠螺,
當天下午要返航的途中,
因為每位婦女都撿了相當多的珠螺,
致使舢舨船仔超載,
加上婦女們膽小如鼠,
遇到船身搖晃、險象環生之際,
臨危不能鎮靜而慌張失控,
(本地有句俚語這樣說:「要載豬不載人」,載豬不會亂「移位」,載人會移來閃去)
導致船隻翻覆在當時的「豬槽溝窟墘」,
釀成該島嶼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一次海難,
總共有二十三位婦女不幸沒頂身亡,
並造成二十幾個家庭的小孩失去了母愛的慘劇。
因此建立龍喉來守護島上居民,
希望以神龍之力,
將一切污穢之氣排入大海化為無形,
而另外為了增進島上居民的安全感,
居民還建立了大將爺廟,
祈求大將爺協助戍守吉貝,
保佑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