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福德廟建立
創建於道光元年,
主祀福德正神,
最初廟址位於吉貝國小校園內。
日治時期因日本政府於原德廟址附近創建赤崁公學校吉貝分教場,
因此便將福德廟遷移至吉貝分教場西南角的校園外,
與學校圍牆僅隔著一條小巷道。
民國 49 年隨著居民生活日漸改善,
村民便又發起興建新廟宇,
新廟址為舊廟前南方 30 公尺處,
緊鄰吉貝漁港,
也是現位於吉貝社區活動中心東側閒置的舊土地公廟。
後來隨著居民填海造陸,
在原吉貝港附近的海岸創造許多海埔新生地,
因此民國 78 年再度重建新廟,
福德廟便再度往南遷至現址。
因為福德廟由一間袖珍型的「士地公宮仔」,
隨著海埔新生地往南擴展,
而成為現今的中型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