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即快速反應, 是二維條碼的一種,於1994年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發明.
QR碼比較普通條碼可以儲存更多資料,亦無需要像普通條碼般在掃描時需要直線對準掃描器.
QR碼呈正方形,常见的是黑白兩色。在3個角落,印有較小,像「回」字的的正方圖案。這3個是幫助解碼軟件定位的圖案,使用者不需要對準,無論以任何角度掃描,資料仍可正確被讀取。
QR码有容錯能力,QR碼圖形如果有破損,仍然可以被機器讀取內容,最高可以到7%~30%面積破損仍可被讀取。所以 QR 码可以被廣泛使用在運輸外箱上。
相對而言,容錯率愈高, QR码圖形面積愈大。所以一般折衷使用15%容錯能力。
QR碼資料容量
利用30萬畫素以上的照相手機,搭配手機內的QR碼解碼軟體,對著QR碼一照,解碼軟體會自動解讀此訊息,顯示於手機螢幕上面。目前也有運用到Webcam的鏡頭來解碼,有些人認爲未來所有有鏡頭的科技產品,都會被導入此QR碼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