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辯論社副社陳庭宣,其實我一升上高中就決定好要當社團幹部,因為想豐富自己的成長過程和歷程,覺得社團會是高中生活一大亮點,只是我那時不清楚也沒想好去哪個社團,直到後來因為自身對辯論有興趣、喜歡說話和思考,在高一的時候加入辯論社,然後被辯論的魅力所說服,我才卻確定那個我要待的社團是辯論。
記得我高一還是社員的時候,為了社內賽從零學起,每天放學都會留下來討論,雖然來的常常只有我,但一定有學姊來帶討論,每次討論我都可以盡情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和學姊們一起探討需求性、根屬性、解決力、損益比......方方面面上同樣的事情會不斷挑戰自己的邏輯無數次,過程中要看一大堆資料、寫很多筆記、花很多時間討論或空轉、承受很大的壓力站在講台上即席申論三分半,但這完整且深度的探討、不斷吸收新知和概念的訓練,深深吸引著我,所以後來我就接著參加一場正式的校外比賽。
在這場比賽中,我對辯論有更多的體會和新認知,我逐漸意識到選手之間是非常緊密的夥伴關係,要整個團隊都強才能走到最後,不是自己厲害就夠了,另外我也意識到選手背後是有一群日日夜夜帶討論、處理雜務、辦理公文、安排交接的學長姐在支持,還有一脈的畢業大學長姐在委身指導和協助,在辯論社裡我好像待在一個大家庭中,大家會一起談心、聊天、討論、拼命、鼓勵。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希望我也能成為學弟妹們的引路人,即便自己不是特別熱愛辯論,也能給下一屆一樣溫暖感受辯論的環境,同時也希望自己能磨練一番、不斷成長,於是我去參選了幹部。
上幹之後,跟我預想中真的差很多,大家都稀里糊塗的成為了幹部,很多事物都還來不及熟悉和搞懂,就有了新的身分、重的負擔。一開始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運作一個社團,我們真的非常混亂,三不五時就在出包,甚麼會沒開、票沒投、人湊不到,幹部之間也不知如何協調、訊息不流通,常常在吵架或爭執,那時候真的很無奈也很不想面對,很後悔自己為甚麼要來擔這個職責,當個社員甚麼都不用做不好嗎?這些想法其實盤旋在我腦海很長一段時間,但在持續處理著社務的後期裡,我逐漸意識到身為幹部的價值和樂趣,我喜歡看到弟弟妹妹們臉上充滿笑容、眼中充滿光的和我一起討論著辯題;我喜歡默默在背後支持著這群愛辯論的孩子,坐在台下看著他們發光發熱;我喜歡讓他們能用輕鬆愉快的方式去認識辯論、檢討和改進;我喜歡和一群願意也熱愛溝通的夥伴工作,即便我們常有摩擦,但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也會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內互相分攤、互幫互助;我喜歡自己是能提供甚麼的、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能忙碌充實的。
說實話當幹部絕對不是開心的工作,真的常常會很忙很煩也會很躁,但我從沒想放棄過,因為這是我的選擇、我的人生,決定好的事,就算用爬的也要走完,而且這一路上,我也看見很多光和感動,接觸到很多除了辯論以外的領域、人物和資源,也讓自己的能力有了貢獻之處,我覺得如此就夠了,我也想鼓勵自己: 即便是條不適合的路,多繞一下也是不錯的,即便不是達到完美或成功,至少你走過、試過,也終會得到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