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盃,是我們115級幹部第一次著手辦理比賽。青澀的我們向歷屆幹部請教詢問,替初初踏入辯論界的學弟妹們舉辦了這場專屬於文華高中辯論社的新生盃,讓他們體驗在辯論場上,一面聽對手言論,一面筆記重點,一面整理思緒的感覺。在這次新生盃中,不僅僅讓學弟妹們學到了溝通技巧與面對勝敗的心態,身為幹部的我們亦學到了不少辦理活動時該具備的常識與經驗。這些都是我們在比賽中得到的養分,希望這次盃賽能使辯論社的大家共同成長!
賽制:新式奧瑞岡三三三制
比賽日期:民國111年10月16日至10月18日
比賽地點:文華高中
辯題:我國應禁止高級中等學校普通科之招生、就學許可及編班因學生之性別為差別待遇
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3條規定:「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因此,原則上禁止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以性別為差別待遇,但在特定條件下容有例外,故實務上仍有許多單一性別學校或是男女分班的存在。根據教育部統計,我國111學年度全校為單一性別學生之高級中等學校仍有21間,其中3間為男校,18間為女校。
然而單一性別學校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多元教育家長協會理事就說明女性容易被貼上與規矩相關的標籤,不僅裙子穿的太短容易被旁人閒話,女學生參加比賽時也總被要求穿上裙子才符合禮儀,「乖巧」 或「禮貌」的正面形容轉化了「女學生應符合某種女性氣質」的不合理要求,女學生在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下往往無法輕易做出其他選擇。而這也進一步導致大眾對於女校有「既有的期待與印象」,因此校方更是在服裝儀容上對學生作出嚴格的要求,希望女學生符合社會期待。除此之外,單一性別學校也加深了對於他群的性別壁壘。研究顯示,單性教育使學生只能間接地從教師、學校環境中接收對異性的認識,減少男女學生共同合作的機會,助長性別偏見,發展成為性別刻板印象的環境,加深性別鴻溝。因此有學者認為,女校成為性別服務的加工場,強化女校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讓他們以「性別」的眼光觀看自己,也讓自己成為性別化社會的體。而加劇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也不僅限於女校,當女校的學生被要求符合陰柔、順從的形象時,在男校無法展現陽剛特質的學生也往往遭邊緣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就寫道只招收生理男性學生的純男,,使學生們似乎獲得了某種正當性,不斷地比較、競爭彼此的陽剛氣質。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贊成單一性別學校的存在。有論者認為男女校反倒能讓學生打破刻板印象。女學生在全都是女性的環境中更能做自己、更放鬆,因為不需要成為社會大眾所期待的某一類「女生」,女學生更能夠跳脫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有更多的女學生能依照自己喜好學習科學。此外,以體育課為例,在男女合校的體育課,以男生為基準,必須顧及女生的形象和男生的想法,女生故意裝得較為柔弱,不敢盡全力,若被球打到,立即出現受到害怕或傷害的樣子;若表現得太好,易遭致男生負面的批評或嘲笑,甚至被取不雅綽號,在女校的環境裡能夠讓學生更自在,更可以做自己。
上述單一性別學校的利弊,也可能同時發生在依照性別編班之合校,因此本題盼場上辯士能針對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科之招生、就學許可及編班,究竟是否該因學生之性別為差別待遇提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