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形象在海外如此糟糕,是很多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成长既非通过殖民掠夺,也非通过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来攫取利润,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的经济奇迹很难用西方惯常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有限责任政府,中国政府是一个无限责任政府,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天然的义务和责任。这也造就了西方体制和中国体制之间的极大不同。西方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认知模糊不清,导致其媒体报道、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常常出现对中国的错误判断和结论。
第二个造成西方国家对中国产生不良印象的原因是,长期的信息误差导致西方受众对中国有认知偏差。在20世纪80 年代的“中美蜜月期”,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常常是浪漫化的,把中国描绘成个神秘古老、充满原始风情的国度。但在20 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和深入,产生了许多西方国家熟悉的 “现代病“,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加上地缘政治原因,所谓 “西藏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新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西方对中国原有的想象破灭,只能基于中国的问题重构对中国的认识。
第三个原因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迅速发展的畏惧。西方国家既担心中国的迅速发展导致全球资源被重新分配,又担心中国强大后建立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等级化世界秩序,还担心西方从此失去世界秩序上的话语权,成为“中国体系”的附庸。它们往往依据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特征,以及自己的殖民历史认知来构建它们想象中的“中国霸权”,形成非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