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文化研究应该是一种人们能够理解和使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的、无效的信息围绕着人们,我们面临着许多困境。
信息的泛滥 -- 以前人们的信息渠道很少,只靠电视或报纸获取信息,而今天一个又一个的APP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很多内容的生产周期也变得更快,信息的生产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信息的信噪比提高了-- 各种内容信息平台的出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无论你的知识和身份如何,只要你有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创作并被平台传播给别人看;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高质量的产出,普通和平庸的内容总是占大多数。用户已经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量,由于输出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优质内容不断被稀释。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一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政治和经济精英,包括撒切尔、老布什和主要公司的主席。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应对全球化。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世界20%的人手中,而其他80%的人则被边缘化。那么,如何解决80%的人和20%的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的人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这80%的人一个 "奶嘴"。让他们沉浸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娱乐中,慢慢失去热情、战斗欲望和思考能力。
我认为,文化研究的设计应该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使人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批判性地看待他们接受的信息,看到社会上的问题,甚至是国际上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知识被转化为价值,然后获得辨别和批判的能力。现实情况是,人们并不总是接触到文化研究,所以研究出来的项目和论文就变得很重要。这些项目将成为人们学习文化研究研究的另一种方式。而对特定主题的研究会更加有趣,激发人们的思考。我想这是我做文化研究的原因之一。
我的本科专业是媒体传播研究,所以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媒体制作的知识,这也成为我前进的能力。近年来,信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视频内容。视频是一种直观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自YouTube、TikTok和许多中国大陆应用程序的短视频浪潮开启了一种新的内容获取模式。在这个快餐时代,越来越少的人会也愿意沉下心来阅读以获取信息和知识。所以,就我的长期发展而言,我希望能以视频的形式向观众传达我的项目。我想制作长视频和短视频。短视频多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使他们愿意自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重点是,视频不应该只是思想的输出,还应该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视频,激起人们对文化研究毕业生的独立思考。我希望人们不会被主导的意识形态力量牵着鼻子走,去迎合他们认为的真实。我希望人们不要被当权者牵着鼻子走,去迎合他们所认为的真实。相反,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走我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追求我们认为是真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