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糖」為中壢三寶之一,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桃園地區以花生為主要栽培作物,考量到當地有許多無法咀嚼糖果或較堅硬之零食的老人家,業者便發展出以花生為原料的點心——花生酥糖。與常見的貢糖、花生糖不同,花生酥糖在製作時需要先把花生外層的膜磨碎,再進一步進行製作,如此一來,製作出的花生酥糖不僅香又脆,含著就會融化,也可以避免吃了以後消化不良的情況。
隨著花生酥糖在中壢地區一砲而紅,當地許多糕餅商家紛紛投入製作花生酥糖之行列,使中壢地區的酥糖產業逐漸興盛,花生酥糖也因而成為中壢特有的名產; 然而,因花生酥糖的製作手法繁複,再加上全球化、工業化導致的產業變遷與外來食品引入,酥糖產業面臨傳承與存續之危機,目前僅剩新珍香、新忠源兩商家仍製作與販售花生酥糖。而為突破傳統食品的在發展與銷售上所面臨之困境,當今酥糖的製作商家也透過推出各種口味與產品的創新方式,增加商家自身與酥糖產業的多元樣貌,期望得以在產品創新之同時,保留身為中壢三寶的花生酥糖之經典樣貌,也傳承過去先民創業的種種艱辛。
本專題希望透過訪問新珍香及新忠源兩家店,來從中了解花生酥糖最初是如何在中壢佔有一席之地?其特色為何?後來又是受到什麼樣的影響,而減少了許多店家?面對這樣的衝擊,兩家店各做出什麼樣的應對?傳承上又遇到何種困難或是危機?期望透過種種問題,梳理花生酥糖在中壢發展的脈絡,進而認識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