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類型:課程社群
社群名稱:中大性別小彩坊
召集人:客社三 廖子昀
社群宗旨
鼓勵相互傾聽及交流,學習以開放與尊重的心態接納每個聲音。
藉由豐富活動,邀請大家以更多元的角度看待性別議題並重新省思自我。
透過行動來訴說我們想倡議的性別議題將「性別」觸及更多人,擴大影響力。
111-1上半學期活動成果
我們的行動不是揭竿起義,短暫如泡影,
期待這個展覽的影響力,
能像是蝴蝶效應一般,擴及出去。
Happeriod是以展覽的形式呈現陳述月經的各種議題。其核心契機和目的,是希望把生命中所有和月經相關的經驗、感受或是情緒,化為文字或者是搭載於圖像。嘗試藉由將月經公開呈現的方式,破除月經長久被隱藏的難題,並與觀眾展開一場延續性的對話。
解惑月經迷思
在這個展覽中,觀者能夠看到生理期時的種種細小煩悶,並書寫自己的經驗,也閱讀他人的經驗並從中獲得慰藉;同時我們也整理許多月經相關的迷思、議題,像是月經汙名化與月經貧窮等等,引領觀展者思考與發現被隱形的月經議題,在展場我們也放置許多生理用品與介紹,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生理期也能舒適也有選擇權。
觀展者的經前症候群經驗
模擬沾血的生理用品
真實呈現民眾的月經書寫
〈回到子宮〉回饋區
展覽的尾聲我們設置舒服且溫暖的回饋區,讓觀展者寫下自己的想法與回饋,也放置許多性別議題相關書籍讓有興趣閱讀的人可以安靜的久坐閱讀,讓每一個願意坦露自己最私密、最難受、最痛苦,或者心裡最柔軟、最溫馨和緩的月經經驗,能夠有機會得到回應,引起共鳴和同理。
性別小彩坊以街訪形式,探求大家真實的月經心聲與反應,詢問生理女性月經期間的感受也考驗生理男性關於衛生棉的了解程度
街訪調查月經來最不舒服的事情
街訪考驗生理男性使用衛生棉
黃韻如教授與林佩練學務長合影
本講座是Happeriod月經展覽期的系列活動之一。
性別小彩坊邀請到臺灣大學D-School社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黃韻如教授主講。講師從引導了解月經的生物面,進而探討月經相關的社會議題,邀請與會者共同認識月經、討論月經相關之社會議題,創造一個包容且開放月經討論的空間。
111-1下半學期活動預覽
愛情,是一個看似平易近人卻充滿神祕的一種情感。
你了解愛情嗎?你對愛情好奇嗎?
對於愛情每個人似乎都能娓娓道來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然環境卻不見得允許我們勇敢揭開愛情的神秘面紗。
愛情沙龍創造匿名且舒服的空間,與會者能在其中自在探討愛情裡的各種疑問,鼓勵各位談論平時有口難開的愛情大小事!
同婚已經過了,但同婚之後還有甚麼未竟之事呢?跨國同婚是婚姻專法之後許多團以持續倡議的面向,跨國同婚會遇到什麼困境?除了講者自身的經歷外,課程將配合投影片介紹馬來西亞同志處境與臺灣的時差,並論及跨國同婚中臺馬同性伴侶在臺灣和馬來西亞的雙重困境。
本次書展主題為《性別無框:多元、探索、平等、包容》,展內涵蓋了所有性別議題,包括性別、情感、情慾等主題。希冀觀展者踏入展間中,能暫時放下自身對於性別的既定印象,以開闊的心胸思索框架如何被形塑以及背後隱含的意義。
性別白牆的構想源自於成員們期許讓中央的學生們藉由擺書寫工具的形式表達自己關於性別看法,並理解不同性別的處境。期望透過創造更多對話可能性,增加不同性別之間同理並破除對其他性別的刻板印象。(上圖僅為示意)
下半學期活動歡迎各位師生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