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類型:社群 社群名稱: 阿卡貝拉 召集人: 鄭琝宜、葉家安
成立宗旨:
人,就是最天然的樂器
阿卡貝拉是「無樂器伴奏純人聲演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清唱」。不管是在浴室洗澡唱歌、走在馬路上自己一個人唱歌,或是班上一群人一起大合唱(沒有樂器的),這些都是阿卡貝拉的一種型態和範疇。
阿卡貝拉社社群成立的宗旨不只是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唱歌,更想培養社員對音樂的創作產生興趣、啟發共鳴為主要目的,透過阿卡貝拉無需個人在樂器上的技術與器材要求之特性,我們期許能夠因此消除在音樂學習上的障礙和屏障,讓更多人能認識阿卡貝拉,並且透過此媒介開始嘗試踏入音樂製作的領域。
嘗試從編曲、改編、錄音、混音、出品由團隊一手包辦,就是我們阿卡貝拉社群,在本學期也不例外。每一首歌的產出都需要經過「初期編曲、中期練團、後期呈現」這三大階段,而其中的每一步驟都是極具學術性的大哉問;從零開始到最終成果的完整專業能力訓練,並在每學期末完成訓練,輔助社內各團能順利產出他們的作品。
【初期編曲__學好樂理唱出好聲音】
1. 基本樂理及歌曲的曲風、節奏、和弦之教學。
2. 學習編曲設計與操作編曲軟體。
3. 將無原譜樂曲改編為阿卡貝拉版本,並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中期練習__破關斬將等你來挑戰】
1. 知悉常見且基本的人聲打擊技巧與進階歌唱技巧。
2. 依據歌曲與各團團員特色,選擇適合的風格並加強的唱腔。
3. 互助切磋合作,契合團隊核心運作。
【後期呈現__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 麥克風與音控台等儀器操作守則。
2. 舞台排序與動作強化設計。
3.活動規劃與應變能力。
【創造成果】
【聖誕成發&阿卡貝拉主辦期末音樂會】
在期末音樂會中,我們邀請到了《台中琴瑟合唱團》《新桃源樂友合唱團》《桃園知音合唱團》一同帶來最盛大的合唱演出、聖誕成發即是本學期最重要的成果—透過上述三個階段進行和教學後,每位社員均組團,在透過老師的教唱和每週練團,在舞臺上發光發熱呈現最好的表現。
【客家心阿卡貝拉魂(主題式成發及MV作品)】
從1101學期開始我們即採用主題式的成果發表,每次的成發都帶入我們每學期所要探討的社會議題,就像這次選擇加入客家文化元素—客家歌曲,還和ideaNcu另一個社群團隊「給我一隻筆」,合作唱出「一支小雨傘」從原本的台語歌曲重新譜曲、寫詞,進而成為台語、客語、中文的歌,這將在下學期舉辦成果,這學期先著手規劃和一同交流合作繪製屬於「阿卡貝拉和給我一隻筆」聯合的代表性作品,做為延續以及推廣,也期望能透過身體律動和歌曲的力量感染到所有觀眾(多數時候主題式的成發象徵著本學期對於該議題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