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類型:社群 社群名稱: 中大Python共學程式班 召集人: 熊珖羽
成立宗旨:
中央大學是綜合型大學,包含了八個學系與數十個科系,組成眾多,而程式能力又是當今社會普遍需要的技能。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程式相關科系,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找尋到適合自己學習程式的管道。於是我們創立了『Python共學程式班』,希望無論是什麼科系的學生都能有更多的管道來學習程式。
中央大學組成眾多,而程式能力又是當今社會普遍需要的技能。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程式相關科系,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找尋到適合自己學習程式的管道。於是我們創立了『Python共學程式班』,希望每個人能多一個管道踏入程式領域,提升自身程式能力。並且透過共學的方式,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避免獨自一人學習時,容易遇到挫折而放棄。
課程內容
基本資料型態、字串、數字、LIST
IF、FOR、WHILE、FUNCTION
LeetCode演算法題目
開會討論
程式班一整學期會由幾位不同的講師授課。由不同講師授課會遇到教學模式變化過大、課與課的教學內容無法銜接的問題,導致學員們無法快速適應。
經過開會討論發現,程式班缺乏一個系統性的整合教學架構。於是我們建立起系統化的課程架構,包含助教制度、習題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甚至是講師的授課比喻,這些皆成為課程設計的重要項目。
當建立好系統化的教學架構後發現,學員的學習成果有些許的提升,無法跟上進度的同學數減少。這是在經營程式班上的一大突破。
因著擁有系統化的課程架構,我們團隊也開始思考程式班繼續傳承的可行性。未來銜接的學弟們能夠以此教學架構為基礎,做更多的延伸。
教學過程
如何教的讓人容易理解?從網路上尋找資源,模仿教學方式
在教學時,必須思考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為什麼用這種方法?什麼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方法?剛開始教程式時,的確會遇到「不知如何教程式」的問題。於是參考了許多程式線上學習網站,例如:Coursera、Udemy、CodeCademy的Python教學,模仿其教學方法、觀察講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哪些淺顯易懂的比喻。
若擔心無法回答學員的提問時怎麼辦?
當遇到自己不會的提問時,至少要先幫助他把問題拆解成幾個不同面向,拆解問題就是一種貢獻。再來提出自己的理解之後,為了避免課堂的中斷,可以和學員約課堂之後一起研究此問題,這是一個不顯得尷尬的方法,也是展現自己想要幫助解決問題的決心。
同理心很重要,要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學員,會遇到什麼問題
2022/09/29 111(上)第一堂課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