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南府城,除了以古蹟與小吃著名外,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古都台南,自然有不少老聚落,當然老聚落裡也有不少充滿歷史人文氛圍特質的老街。隨著世界文化遺產的保存浪潮,原本被忽視的府城老街,在神農等老街的帶動下,老街文化逐漸被重視與看見。
觀台南府城的都市發展,清初赤崁樓與安平中間間隔台江內海,隨著時間的流逝台江內海的陸浮,與府城對外的貿易需求,城市的發展自是從赤崁樓的老街往西往東拓移,日治時期以赤崁樓東邊的民生綠園為主要行政區,因此府城的清代老街多集中於赤崁樓西邊的中西區(五條港區)。本課程即以位於中西區裡的老街為對象,選定目前保存良好的五條港神農街為主軸,擴及於正興街、信義街、新美街與國華街。
導入專業與人才培育
對場域文化保存理念的培育
由場域文化的珍視轉化與反饋在地的遊戲設計
實境遊戲的規劃與設計
創新產業
永續城市與社區
課程場域
實踐場域
五條港文化園區
社區合作夥伴
台南市文化協會
場域編排
1號:信義街
2號:神農街
3號:正興街
4號:康樂街
5號:新美街
課程對接之場域議題
1.解決遊客來神農街不知道該作什麼,只能短暫停留的問題
2.改善傳統口說的導覽形式,進行遊戲式的導覽開發
3. 透過街區遊戲的方式,讓民眾遊玩入戲,看見神農街的文化之美
場域課程次數與活動性質
第3週走讀1-初識:導覽老師帶領認識五條港與神農街
第7週走讀2-品味:老街特質的素材收集
第10週走讀3-活化:尋找合作的在地居民
第14週測試1-實境遊戲測試1
第15週測試2-實境遊戲測試2
課程活動
課程活動-桌遊
校園實測
街區遊戲實測-part1
街區遊戲實測-part2
1.解決遊客來神農街不知道該作什麼,只能短暫停留的問題
2.改善傳統口說的導覽形式,進行遊戲式的導覽開發
3. 透過街區遊戲的方式,讓民眾遊玩入戲,看見神農街的文化之美
引導學生反思場域經驗之規劃
每次走讀前週要先做好先備工作,上圖的第5週走讀,在前一次上課 針對讓學生對場域有些基本概念雖然本課程的實際實踐的場域是五條老街,而這五條老街的共同特徵是位於USR計畫的五條港內,因此本週的課程內容是以五條港與老街為主。奠定好基本知識後,次週由在地導覽老師來引導,才能快速的認識場域,也能聚焦在將來製作街區遊戲的素材上。該週的課程流程有四,如下圖:
每一次上課是下一次上課的養份,此外三階段的走讀與翻轉課程模組後,對於場域與任務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才能誘發有實踐場域文化意涵的創作。見下二圖:
線上成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