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論是長官與隊員之間,抑或是聯隊與支隊之間的溝通,對支隊工作有多重要,因為正面且有效的溝通方式,能令彼此工作更協調和更有效率。
發訊者在溝通過程中或多或少也處於主動的角色,有著掌握整個過程的控制權,因此,不少細節亦應由發訊者做起。
場地選擇
若是以面談形式進行的直接溝通,如正式會議又或非正式的午餐聚會,都應留意四周環境會否太過嘈吵,又或周遭環境會否令參與的人感到很不自在,這些都會影響在座人士,令他們難以集中精神。其次,便是聚會場地會否有太多其他事物影響與會人士的注意力,因而忽略了傾談的內容。
溝通形式
支隊上需要溝通的事情實在很多,在選擇以甚麼形式溝通時,可就傾談內容的性質而定。若是牽涉支隊運作或較為嚴肅的議題,那最好在支隊會議室內進行討論。若只屬一些需要長官跟隊員作溝通後方能處理的小問題,又或想了解隊員工作壓力並作出人手再分配等的情況時,不妨到咖啡室作非正式的面談,因為輕鬆氣氛能有助此類溝通變得更順暢。
說話速度
發訊者需注意說話的速度,太快會令聽眾趕不上,也令人沒有空間把內容消化和理解;太慢又會給人難以專注你的說話內容。因此,發訊者應在發言期間的適當位置,如每一小項目後稍作停頓,一來令訊息內容顯得有層次,別人能容易接收得清楚,同時也可讓聽眾有回應和發問的空閒,這樣才可達致雙向溝通的效果
說話語氣
在發表訊息時,應避免把自己對訊息內容的個人情緒透過語氣錯誤表達出來,既影響聽眾對訊息的理解和接收,亦有可能誤導大家的思考方向,造成非客觀的判斷。因此,發訊者應時刻保持冷靜,以令聽眾感到舒適、不受壓迫的語氣發言。
說話內容
盡可能以大家共識的用詞去發表訊息,且要精簡到題,避免用上太過艱澀又或過於專門的術語,否則會令聽眾難以理解,同時亦對訊息內容失去興趣。這點亦適用於當你以通告傳達訊息時,用字和所陳述資料需直接和簡單,務求合所有人都可輕易地明白你的訊息。
接收訊息者注意事項
此外,在整個過程中,負責接收訊息的聽眾亦需具備一些技巧,才可令溝通達致圓滿的效果。
個人耐性
在接收訊息時,要是人人都慣性不集中精神,溝通的過程自然變得沉悶,亦會令人抗拒溝通;加上對某些人的主觀喜惡,更可能令你對他所說的一切感到煩厭。謹記溝通是互傳訊息的雙向渠道,要令雙方受惠,也是對發訊者的尊重,便應培養聆聽別人的耐性和樂意接納意見的客觀態度。
接納態度
面對任何人所發表的任何訊息,我們應持客觀的態度去接收,因為有些人會根據自己對發訊者的先入為主印象和信心不足,而不自覺地對其一切產生偏見甚至猜疑,因而過早就其言論作出武斷的批評或不符事實的結論,其實這統統都是不成熟的做法,亦絕不會為事情帶來正面影響。
筆錄內容
對於發訊者陳述的訊息,不妨就重點事項以筆記錄下來,除可作為培養個人聆聽習慣的練習,令你養成專注別人說話的內容外,更重要是有助你能明確地把訊息記下來,避免日後對訊息內容產生誤解的情況出現。
適時回應
畢竟,溝通是雙向的,因此,只有發訊者不斷地發言,聽眾卻沒絲毫回應的場面,絕對是不健全的溝通模式。聽眾不妨就不明之處提問,又或在贊同的觀點上作出回應,既能顯示你用心聆聽和尋求了解的態度,亦可令是次溝通變得更有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