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型人工壩體-佑真 晏婷

所謂的水庫,就是在河流的某個斷面上,興建水壩攔截河水所形成的人工水體。因此水壩是水庫工程的主體,而水壩壩址、形式和高度的選擇,也成為決定水庫的興建成本的重要因素。這些決策受河岸地質良窳、河道斷面寬度、河川坡度變化、水壩材料取得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興建水庫壩址考量】

1. 水量充足

2. 水質佳

3. 地質條件穩定

加上興建成本→決定興建與否。

【水庫選址考量與類別】

水庫如果以興建的位置與河川水系的關係,可分為在槽水庫及離槽水庫兩類。

在槽水庫:在河川主流興建大壩,阻絕河流本槽建成水庫者,稱為在槽水庫,翡翠、石門及曾文等水庫均屬之。優點:具備有集水、蓄水及取水功能,為河川水資源調節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缺點:土砂流入量大,易造成淤積、水質污染,而且水庫下游的河川由於大壩阻隔了土砂礫的供給,易發生河床降低、河口海岸的侵蝕退縮等河川環境保育上的負面衝擊問題。其次,由於水庫構築於河川主槽之上,集水區較大,洪水對於水庫的威脅相對提高。

離槽水庫:離槽水庫即是水壩不建設在河川的主槽,而選擇於離主槽不遠的小支流上。如烏山頭、日月潭、蘭潭及鳳山水庫等均屬之。優點:河流流入及引水時挾帶的泥砂量較少,水庫壽命較長,對河川環境的衝擊較小,水庫蓄水容量的利用效率較高。缺點:由於受限於引水路的容量,水源不能充分地利用;除水庫外,尚需興建引水之有關設施;水庫與河川引水設施併用,因此營運管理比較複雜。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60509238&q=1405100812022&p=%E8%88%88%E5%BB%BA%E6%B0%B4%E5%BA%AB%E7%9A%84%E5%84%AA%E9%BB%9E)

【水庫相關判識】

1.直觀河道中上游,尋得壩體所在(如圖1所示)。

圖1 翡翠水庫壩體照片

資料來源http://wrm.hre.ntou.edu.tw/wrm/dss/resr/n06.htm

2. 多半位於河川之中、上游地帶

圖2 台灣水庫分布圖

3. 原則上,水壩興建完成後,河道本身會有別於原本的蜿蜒曲折,由壩體往上游方向,出現明顯、呈不規則形狀,如湖泊般的集水區,集水區內水量多,河床水位明顯上升,於地圖上甚至可辨識出如‘大麻葉’般的水域形狀。

圖3 胡佛水壩衛星圖(擷取自Google map)

4.可利用比例尺或尺規測得壩體的長度、寬度。如圖4,即以尺規度量石門水庫閘門,所得閘門寬度約為782.67公尺。

圖4 台灣石門水庫衛星圖(擷取自Google Earth)

【水庫的不良影響】

  • 破壞和改變流域生態系統特有的功能和結構。
  • 庫區水質產生富營養化或毒化。
  • 改變泥沙的自然輸出,造成河口海灣洪泛平原的縮小以及海岸線遭侵蝕。
  • 大壩下遊河道下切、河岸遭侵蝕及河、海口水中鹽分增加。
  • 有可能誘發地震及 庫區塌方、滑坡。
  • 灌溉引起土壤肥力損失、加重鹽鹼化。
  • 導致植被或生物種的減少或毀滅。
  • 促進外來物種的侵入導致生態危害。
  • 淹沒文物古跡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觀觀賞價值的損失。
  • 沖擊當地的傳統文化。
  • 誘發與水體有關的若干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