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數以外的學習

原文載於102學年東園國小校刊「東園兒童」

近二年來,最常躍上新聞版面的教育話題便是十二年國教的相關議題,不論是特色招生比率該佔多少、超額比序如何訂定或是國中會考等第該分五級還是三級,每次均會出現立場迥異的兩方對立不下的畫面,而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也身處這一陣教育風暴中對學習的本質產生了迷思。值此同時,「PISA」、「學習共同體」、「可汗學院」、「翻轉教育」等等教育新名詞也搭上了這一波教改列車,一列又一列的駛向你我。經由網路的串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與溝通的模式,已遠超過我們以往的認知範圍。面對急遽改變的世界,教育的核心,是否產生了變化?

「台灣不缺電腦工程師,但很缺社會人文的人才。」以拍攝草根臉譜、架設免費教學網站幫助偏鄉孩童的沈芯菱,在選擇就讀清大人文社會學系時說出她不選擇資管系的理由。令人訝異的是,培養她具備人文關懷的地方是不斷遷移的路邊擺攤,是充斥腥臭吵雜的昏黃市場,而引導她的人是只有國小畢業、但會從舊書攤買二手書讀給他聽的媽媽。「學校給你的是分數,但自己要的是人生。」對於學習,沈芯菱的積極其來有自。

因為開始學做麵包才知道學習的重要,吳寶春發現,做麵包更需要跨領域的學習,而這樣的學習並非侷限於知識的吸收而已。為了讓自己的麵包更獨特,他學習日文;為了知道成功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他閱讀傳記;為了讓自己的專業更上一層樓,他接觸美術、浸淫在音樂中。得到冠軍的他認為,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不斷學習才會不斷成長,在學習的時候,他感到快樂。

回到教育現場,學校教育長久以來被賦予的功能即是傳授各領域的知識,例如語文、藝術等等;在這一波教改的浪潮中,逐漸浮現的則是在九年一貫課程中已被提出的「能力」,諸如表達、溝通、思考等等;最少被提到,在課堂上也最難被教授的則是「態度」,舉凡前述兩例主角積極正向的態度、社會關懷等等。在過往,知識被看重的程度大於能力,更大於態度,但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知識、能力可以學,態度卻不易改。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第一堂課曾經這樣提問:「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多數人的回答不外乎是:「幸福快樂、人際關係佳、能面對挫折……」接著,他問了第二個問題:「那麼現在的學生在學校學些什麼呢?」答案是:「語文、數學、地理……」學業當然是學校及家長應關注的焦點,但是除了知識的學習之外,我們是否應該給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及「態度」?

環顧世界,各國皆竭盡所能提升國家競爭力,有識之士更明白,唯有從教育著手,進行長遠的規劃,勇於創新變革,才能培養下一代面對不斷更新的能力,為社會培育出各種領域所需的人才。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我們無法再用以往的教育模式事先教會學生所有的知識;教育能做的,是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能夠自主學習的能力並且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懷抱夢想、堅定信心的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