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Dr. John-Michael Nix,很高興有機會向您介紹自己。我在小學、中學以及高等教育階段皆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在台灣多所大學擔任過兼任講師,同時完成了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英語教學博士學位(TESOL)。我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心理測量學與潛在特徵建模,但我也樂於研究任何能協助學生學習的課題。
在加入康樂國小之前,我曾在溫泉國小任教八年。在此期間,我擔任了三年的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ETA計畫台東區的教學顧問,該計畫旨在讓美國的英語教學助理來台灣的學校協助英語教學。此外,我也不定期為台東縣英語教學資源中心提供建議。
本學年度,我很榮幸加入康樂國小的教師團隊。雖然截至目前我只在康樂國小教學了一個學期,但我已經看到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有顯著正向的變化與進步。我致力於推廣英語教育,幫助年輕學童建立未來學術成功所需的技能。
為了協助翻譯這段文字,我使用了 ChatGPT。雖然我努力確保翻譯的準確性,但若出現一些奇怪或過於直白的翻譯,還請多多包涵!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以下是雷達圖範例
推論能力:許多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隱含意義時感到困難,特別是當答案沒有明確指出時。猜謎遊戲是一個快速練習推論的好方法。例如:「這種水果是長形的,黃色的,生長在樹上,猴子喜歡吃。」如果答案選項是 a) 香蕉 b) 西瓜 c) 藍莓,很明顯正確答案是香蕉。如果您的孩子在看到選項之前就能猜出答案,說明他/她的推論能力不錯。
細節分析閱讀:有些孩子在辨識和處理文本中的具體細節時遇到困難,而這些細節通常是正確回答問題的關鍵。這些細節往往圍繞關鍵詞展開,比如前述關於香蕉的例子。因此,孩子在學習單字時,不應只背誦翻譯或辨認課本中的圖片,還需要了解該詞彙的相關資訊。例如以「超市 (supermarket)」為例,您的孩子可能知道超市是用來購物的地方,他們可以騎機車、開車或步行前往,並且需要花錢購買東西。他們知道超市主要出售食物和飲料,也可以買到麵包和蛋糕,但還需要知道超市的特點是提供種類繁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同時,超市不同於「麵包店 (bakery)」,後者只出售烘焙食品。因此,學習詞彙應該是廣泛且深入地了解單詞所代表的各種概念。
長篇閱讀文章:較長的文章可能讓一些學生感到壓力,導致他們直接猜答案,而不是將文章分成較小的部分來逐一理解。以「超市」的例子來看,一篇文章可以被拆解成許多不同的想法,而每個句子都表達這些想法的一部分。學生應該閱讀所有部分,然後將這些部分整合起來,理解主要內容。
練習推論:鼓勵孩子「讀出字裡行間的意思」,可以透過提問來幫助他們。例如,在閱讀一段描述後,問他們:「你覺得作者在描述什麼?」或「為什麼你認為這個角色會這麼做?」接著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發展測驗技巧:教導孩子面對長篇文章時,一次閱讀一個句子或一段,並找出主要內容,劃線標記關鍵細節後再繼續下一部分。許多閱讀文章會包含圖片或圖表,鼓勵孩子觀察這些圖表,並嘗試找到文章中描述這些圖表的部分。一種常見的圖表題型是柱狀圖,用來展示不同物品的數量。學生從二年級的數學和科學課中已經學過如何閱讀柱狀圖,他們應該能夠將這種分析能力應用到英文題目中。
利用課本和習作:我們的許多測驗題目是基於課本和習作的閱讀內容以及複習部分設計的。鼓勵您的孩子花更多時間在這些資源上,因為它們是非常好的練習材料。複習部分通常出現在單元 2 之後以及課本的最後幾頁。
積極閱讀:教孩子在閱讀時劃線標記重點、寫下筆記,或圈出不熟悉的單字。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更投入,還能提高記憶和理解能力。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孩子在這過程中感到挫折是正常的。請提醒孩子,他們所做的每一點努力,都是邁向進步的一步。讚美他們的進步,不論多小,並強調像推論和細節閱讀這樣的技能,可以透過規律的練習來養成。
我們的教師會全力支持每一位學生。如果您發現孩子在某些特定領域有困難,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可以提供額外的練習或量身定制的策略。讓我們攜手幫助您的孩子在閱讀理解測驗中更加自信並取得進步!
提升英語發音需要針對不同的面向進行練習,包括語音規則、重音與語調、連音以及聆聽技巧等。以下是一個有系統的學習指南,幫助英語學習者(EFL,英語為外語學習者)培養清晰、自信的發音能力。
· 學習自然發音規則(Phonics Rules): 英語的發音規則可能看起來難以捉摸,因為許多字母有多種發音方式。然而,當字母組合在一起時,通常會有固定的發音規則,這些發音單位稱為語音(phonemes),也就是構成單字的基本音素。台灣的英語課本每個單元都會有**自然發音(phonics)**課程,學生應該特別注意,並多加練習這些字母組合的發音。
許多學生會覺得學習發音課程很無聊,認為只是記單字,但其實這些課程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學生看到單字時就能正確發音,即使是從未見過的新單字,也能依據發音規則讀出來。學習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就是英語讀寫能力最重要的部分。這就如同小朋友學習注音以認識漢字一樣重要。
· 練習最小對立對(Minimal Pairs): 最小對立對指的是只相差一個音素的單字,例如 ship 和 sheep。透過這類練習,學生可以更細緻地分辨發音上的差異。課本的發音單元經常包含這類單字對比,上課時學生應專心聆聽並開口練習,而不是心不在焉或與同學傳紙條,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發音能力。
· 掌握重音規則(Stress Patterns): 英語是一種重音語言,不同音節的強調方式會影響意思與理解。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單字時,通常會標示重音位置,學生應仔細聆聽並模仿,這能幫助發音更自然流暢。
· 語調練習(Intonation Practice): 英語的語調(如升調與降調)能影響語氣與表達方式。模仿母語者的語調可以讓發音更貼近自然口語。現在有許多手機應用程式(APP)運用自動語音辨識技術(ASR,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來提供即時發音回饋。然而,市面上這類 APP 眾多,品質良莠不齊,容易花錢買到效果不佳的產品,因此建議使用台灣教育部提供的免費英語學習平台「Cool English」(coolenglish.edu.tw),裡面有許多免費的發音練習工具。
家長可以前往 Cool English → 課程專區 → 國小專區 → 口說練習 → 日常英語口說,讓孩子多加練習。
· 學習連音(Connected Speech): 在英語口語中,單字之間會自然連接。例如,want to 聽起來像 wanna,going to 會變成 gonna。此外,某些句子的發音方式也會影響單字的解析,例如 I want to go for a walk 會被連讀成 I wanna go fora walk。
家長可以讓孩子觀看 Cool English 平台上的發音教學影片,這些影片適合兒童觀看,能幫助學生理解如何自然連音並模仿母語者的發音方式。
· 練習語音融合(Blending): 學習如何順暢地將相鄰的音節連接在一起,有助於提升流暢度。YouTube 頻道 「Rachel’s English」 提供許多清晰的發音教學影片,但請家長留意孩子使用 YouTube 時的內容選擇,避免接觸不適合的影片。
更安全的選擇是觀看 Cool English 提供的免費發音教學影片。
· 使用「跟讀練習法」(Shadowing Technique): 這種方法是指聆聽一小段以英語為母語者的語音後,立刻模仿並重複,試著匹配發音、語調和節奏。康樂 國小的外籍英語老師通常會在電子書動畫課程中使用這種練習,學生應專心跟讀並大聲朗讀,以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 觀看喜歡的電影並重複練習: 建議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電影,因為跟讀練習需要大量重複播放與模仿。觀看影片時,可先聆聽一句對話,然後暫停、倒轉、跟讀,這樣才能真正內化語音特徵。
· 錄音並比較發音: 孩子可以錄下自己的聲音,與母語者的發音進行對比,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參加台東縣的英語 Readers Theater(戲劇朗讀比賽),這個活動提供額外的發音指導,能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精進英語朗讀能力。
· 使用語音辨識工具: 免費的發音測試工具包括 Google 翻譯的「語音輸入」功能,以及 Cool English 提供的自動語音辨識(ASR)發音練習。孩子可以透過這些工具來測試自己的發音,並透過持續練習提升準確度。
每天花時間練習: 每天花幾分鐘專注於發音練習,就能逐漸看到進步。課堂上練習時,請務必大聲朗讀,而不是只動嘴型卻沒有真正發聲,這樣才能確保有效的學習。
利用 Cool English: 此平台提供發音練習與測驗,系統會根據**自動語音辨識技術(ASR)**評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發音準確度。
參加 Readers Theater 朗讀比賽: 參賽的學生將獲得額外的發音訓練,老師也會給予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在流暢度與語調上有所提升。
發音練習是一個持續進步的過程,需要耐心與恆心。請鼓勵孩子不必害怕犯錯,每一次的練習都是邁向更標準發音的重要一步。學習語言就像馬拉松,比的是長期的努力,而不是短期的速度。
如有任何問題,或是希望獲得更多學習資源,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在康樂國小,我們很高興看到孩子們持續在進步。從上學期的期中考與期末考成績來看,學生們的整體表現越來越穩定。我們也希望這次期中考能再創佳績。目前口說測驗的表現就相當令人鼓舞!
我們在校園中盡量給孩子們多聽英文的機會,但因為課程安排緊湊,每週實際能接觸英語的時間仍相當有限。家長們可能也會發現,低年級(一、二年級)的孩子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進步速度卻非常驚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年級的課本歌曲搭配了許多活潑又容易上口的 YouTube 影片,孩子們透過聽歌學習,記憶特別快又開心!(歌曲影片連結請見:1st-2nd-grade videos)
不過到了高年級,課本的單字與句型較難,可惜的是,能搭配的好聽歌曲也變少了。為了幫助高年級孩子學得更輕鬆,我運用 AI 工具製作了一系列英文歌曲,這些歌曲的歌詞就是課本的內容。歡迎家長下載這些 MP3 檔,在家與孩子一起聽,一起唱,讓孩子們能在課堂以外也有更多接觸英文的機會!
🎵 歌曲下載連結請點此:AI English Songs
歌曲已依照課本冊數與單元整理好,方便下載與使用。以下是各年級目前的學習進度範圍:
三年級使用《翰林 Here We Go HWG2》;期中考範圍為單元 1-2。
四年級使用《翰林 Here We Go HWG4》;期中考範圍為單元 1-2。
五年級使用《翰林 Here We Go HWG6》;期中考範圍為單元 1-2。
六年級使用《翰林 Here We Go HWG8》;期中考範圍為單元 1-2,期末考範圍為單元 3-4。
希望這些歌曲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快樂、更有效率。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也歡迎您與我聯繫喔!
祝福大家期中考順利!
A:難,也不難。
在小學階段,英文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科目。
比起數學、自然、甚至國語,英文課的內容比較「看得見、摸得著」。課本裡的單字大多是生活用品,還有簡單的情緒、想法、和動作表達,內容也比較具體、容易懂。
但一到了國中、高中,英文會變得抽象又複雜。所以小學的英文非常關鍵,打好基礎,未來才能順利。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這樣講很有道理,還是有很多家長覺得英文好難。也許你自己開口說英文都會害怕。為什麼會這樣呢?
關鍵之一就是「有劇本的對話」和「自由對話」的差別:
● 劇本式對話(Structured Interaction)
在課堂上,我們用有結構的方法教英文。例如,我們出示水果圖卡──蘋果、香蕉、西瓜。孩子看到圖片,就能立刻理解意思。接著我們問:「Do you like apples?」,並用笑臉/哭臉圖示說明 like 和 don’t like。學生就會練習說:「Yes, I do. I like bananas.」或是「No, I don’t. I don’t like apples.」
因為有固定句型、有圖片、有步驟,孩子能聽懂、跟著說,學得很快。
● 自由對話(Unstructured Interaction)
但真正的對話沒有台詞,誰也不知道對方會問什麼,也沒先想好怎麼回答。這種自由發揮的對話,很容易讓人緊張。所以大部分小學生的英文課都還是用劇本式對話為主。
不過,如果你有看過一個孩子能自然地和外國人講幾句英文,那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這需要勇氣和自信!
A: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一個是「理論派」,一個是「實用派」。
一、理論上的說法:自我調控能力(Self-Regulation)
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學英文學得好的人有一個共通點:自我調控能力強。這是一種幫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包括注意力控制、動機、自制力、情緒管理、目標設定……聽起來很複雜對吧?的確不簡單,所以我們來看第二種說法。
二、實用派的說法:注意力與專心
對老師來說,孩子只要專心,就幾乎一定學得會英語。
我們的教室有一個口訣:
Eyes open、Ears open、Quiet hands、Quiet feet、Quiet mouth。
只要孩子有「眼睛打開」(看圖卡)、有「耳朵打開」(聽英文單字),他們幾乎可以馬上學會。而且我們還會用遊戲、活動加強記憶,讓學習變得有趣。
通常,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這樣順利學習。但也有少部分的學生,就是學不來,為什麼呢?
他們不是學不會,而是「選擇不學」。這時,自我調控的問題就出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三種情況,會讓孩子學不好英文:
A. 過動(Hyperactivity)
有些孩子控制不了自己。我們剛說「apple」,他馬上大喊「蘋果!蘋果!」──這就違反了「嘴巴安靜」的規則。這種情況也讓他聽不到英文,違反了「耳朵打開」。更嚴重的是,他會影響別的同學。
這類行為可能和注意力不足或行為障礙有關,但本質上還是「自我調控」的困難。
B. 發呆/心不在焉(Zoning Out)
有些孩子不吵不鬧,但就是發呆了。可能太累、吃太多糖、精神不好……眼睛和耳朵雖然「打開」,但人不在狀況內,根本沒在學。
C. 固著型心態(Fixed Mindset)
這是最嚴重的一種。有些孩子乾脆放棄。他們心裡想:「英文好難,我永遠學不會。」或是「我又用不到,不想學。」
表面上他們有在上課,其實心裡完全抗拒學習。這就是所謂的「固定心態」:他們相信自己不會進步,所以不想再試。
這種心態通常是從三年級左右開始慢慢養成的。很多孩子一開始是注意力不好、行為不穩,後來漸漸轉變成對學習放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您的孩子在英文課表現很好,真的恭喜您!這背後一定有您的鼓勵與陪伴,我們也很替孩子開心。
但如果您的孩子有過動的情形,請您理解──他可能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但他正在用行為破壞自己的學習。請確保他有穩定的協助或適當服藥,並避免造成過動的食物或習慣。
⚠️ 請避免的食物/習慣包括:
含味精的垃圾食物、人工色素、添加劑、高果糖糖漿、咖啡因、巧克力。
也請維持規律作息,尤其是睡前少看3C產品螢幕。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出現固著心態,我們也和您一樣擔心。這種「放棄型思維」就像掉進一個黑洞,爬出來需要很大的努力。但好消息是──這是可以改變的!
只要有一次小小的成功經驗,就有可能重新燃起信心,開始嘗試。
但這個「第一次的成功」,需要孩子做到以下幾件事:
Eyes open、Ears open、Quiet hands、Quiet feet、Quiet mouth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要有「情境察覺力(Situational Awareness)」。
孩子若感到不安或不懂,就要學會觀察:看看別的同學在做什麼、誰在聽、誰在講話、遊戲怎麼玩……然後跟上節奏,輪到自己時就能接得上。
學英文,甚至人生的成功,其實都從這三件事開始:
自我調控、專心、察覺環境。
我們會一直支持您的孩子,但第一步,必須由孩子自己踏出。
最後附上一支影片,是關於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的介紹,歡迎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