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您好:
常見問題 FAQ
了解我們如何評估與施測孩子的英語能力。
我是 Dr. John-Michael Nix,很高興有機會向您介紹自己。我在小學、中學以及高等教育階段皆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在台灣多所大學擔任過兼任講師,同時完成了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英語教學博士學位(TESOL)。我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心理測量學與潛在特徵建模,但我也樂於研究任何能協助學生學習的課題。
在加入康樂國小之前,我曾在溫泉國小任教八年。在此期間,我擔任了三年的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ETA計畫台東區的教學顧問,該計畫旨在讓美國的英語教學助理來台灣的學校協助英語教學。此外,我也不定期為台東縣英語教學資源中心提供建議。
本學年度,我很榮幸加入康樂國小的教師團隊。雖然截至目前我只在康樂國小教學了一個學期,但我已經看到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有顯著正向的變化與進步。我致力於推廣英語教育,幫助年輕學童建立未來學術成功所需的技能。
為了協助翻譯這段文字,我使用了 ChatGPT。雖然我努力確保翻譯的準確性,但若出現一些奇怪或過於直白的翻譯,還請多多包涵!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Q1. 我們使用哪些類型的測試來評估孩子的英語能力?
在康樂國小,我們使用以下四種測驗來全面評估孩子的英語能力:
• 聽力測驗:學生聆聽錄音,並回答相關詞彙、理解和推理的選擇題。
• 口說測驗:學生根據視覺提示回答問題,評估詞彙、發音和文法能力。
• 閱讀測驗:學生閱讀篇章句型後回答測驗詞彙、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選擇題。
• 寫作測驗:四至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完成句子組成和直接回答問題等任務,以評估文法、拼寫和句子結構。三年級學生的測試則包括詞彙拼寫和書寫工整度的評估。
Q2. 測驗是如何進行的?
由於學校學生人數眾多,我們使用科技輔助教師進行測驗評分和結果分析:
• 聽力與閱讀測驗:採用選擇題形式,學生在試卷上閱讀題目並在答案卡上塗卡作答。答案卡會由讀卡機掃描後並自動評分。外籍教師根據數據矩陣分析改善趨勢以及英語能力的強弱項目。
• 口說測驗:使用iPad進行,可避免學生與外籍教師面對面時可能的緊張情緒而影響作答。此外,iPad能讓教師在單一課堂中同時對多名學生進行個別測驗。評分需要較多時間,因為教師需逐一聆聽並評分學生的錄音。此測試通常在學校規劃的考試日期的兩週前進行,以確保有外籍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所有學生的評分。
• 寫作測驗:四至六年級使用Google表單,學生透過QR碼進入測驗題目,在iPad上的Google表單裡輸入答案完成作答後並提交答案。Google表單會根據每位學生所輸入的答案自動進行初步評分,之後由外籍教師進行二次評分以修正自動評分的錯誤並給予部分分數。三年級的學生則使用傳統紙筆形式測驗,由英語任課教師評分。
試卷範例如下圖所示
Q3. 如何安排測驗?
測驗分為兩大類:
• 溝通技能
o 聽力測驗:學生聆聽錄音並回答有關詞彙、理解和推理的選擇題。
o 口說測驗:學生根據視覺提示回答問題,評估詞彙、發音和文法能力。
• 讀寫能力
o 閱讀測驗:學生回答測試詞彙、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選擇題。
o 寫作測驗:完成句子組成和開放式回答問題,評估文法、拼寫和句子結構。
因時間安排限制,聽力和寫作測驗安排在考試日的第一天進行,聽力測試30題約需24分鐘,剩餘16分鐘用於10題寫作測試。閱讀測試安排在考試日的第二天,學生有完整的40分鐘時間完成30題閱讀測驗。口說測驗如上所述,提前兩週進行以便及時完成評分並提交成績。
Q4. 測驗評估學生的哪些技能?
我們的測試涵蓋以下四項主要技能及其細分項目:
• 聽力:對口語語言的理解能力。
• 口說:發音、詞彙使用及句子結構。
• 閱讀:對書面文字的理解,包括詞彙和語境。
• 寫作:組成語法正確的句子並使用適當的句法。
測驗內容基於教育部核准教材,確保測試的有效性和意義。同時,我們的測試題目依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 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法設計,涵蓋從記憶、理解到分析、應用及評估等不同層次,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
Q5. 教師如何確保測驗的有效性?
我們重視測試的建構效度,確保測驗能準確測量其設計目的。例如:
• 聽力測驗:主要測量學生對語言輸入的理解,題目多以圖片作為選項,僅有三題短對話題目需閱讀題目和選項。
• 閱讀測驗:評估理解能力,而非單純的單字詞彙記憶。
口說和寫作測驗則提供圖片提示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減少閱讀或聽力負擔。這些問題通常在課堂中透過課本、習作和作業簿練習過。
Q6. 測驗如何評分?
• 聽力與閱讀:各包含30題,每題1分,答案卡掃描後會自動評分。
• 口說:滿分20分,按0-4分的尺度評分,標準包括發音、流暢度和準確性。
• 寫作:10題,每題2分,總分20分。部分分數會根據答案的正確性給予。
原始分數轉換為百分比以便比較,並可縮小至10分方便在雷達圖中視覺化呈現。
Q7. 雷達圖在評估中有何作用?
雷達圖用於視覺化呈現學生在詞彙、理解及讀寫能力等多項診斷指標上的表現,有助於發現學生的優勢與弱項。例如,一名學生可能在聽力表現良好,但閱讀理解較弱,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補強。
以下是雷達圖範例
Q8. 為什麼某些語言技能較難評估?
不同技能的認知需求不同:
• 輸出能力(寫作與口說):需要主動回憶、句子組成及文法應用,認知負擔較高。但經過充分練習後,學生可能因熟記公式化表達而獲得高分。
• 接收能力(閱讀與聽力):涉及辨識和理解,認知負擔相對較低。但推理題需要從語境中得出結論,或分析整篇文章才能作答,挑戰性較高。
Q9. 推理題如何幫助學生學習?
推理題可鼓勵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和知識來推論答案。例如,問題可能問颱風期間為什麼角色不能外出,學生需從「暴風雨」「強風」「淹水」等線索推論出正確答案,培養批判性思維並將語言技能與實際情境結合。
Q10. 我們如何利用測驗結果支持學生的學習?
測驗結果用於分析學生的強弱項。例如,一名學生可能在詞彙表現良好,但閱讀理解薄弱,教師可建議其加強文本推理練習。雷達圖和分數細分提供的洞察有助於教師進行個別化教學,幫助學生進步。
Q11.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測驗成績?
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他們的自信心和測驗表現有著顯著的影響。根據學生常見的挑戰,我們整理了幾個重點方向和實用的家庭輔導策略:
閱讀理解常見挑戰
推論能力:許多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隱含意義時感到困難,特別是當答案沒有明確指出時。猜謎遊戲是一個快速練習推論的好方法。例如:「這種水果是長形的,黃色的,生長在樹上,猴子喜歡吃。」如果答案選項是 a) 香蕉 b) 西瓜 c) 藍莓,很明顯正確答案是香蕉。如果您的孩子在看到選項之前就能猜出答案,說明他/她的推論能力不錯。
細節分析閱讀:有些孩子在辨識和處理文本中的具體細節時遇到困難,而這些細節通常是正確回答問題的關鍵。這些細節往往圍繞關鍵詞展開,比如前述關於香蕉的例子。因此,孩子在學習單字時,不應只背誦翻譯或辨認課本中的圖片,還需要了解該詞彙的相關資訊。例如以「超市 (supermarket)」為例,您的孩子可能知道超市是用來購物的地方,他們可以騎機車、開車或步行前往,並且需要花錢購買東西。他們知道超市主要出售食物和飲料,也可以買到麵包和蛋糕,但還需要知道超市的特點是提供種類繁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同時,超市不同於「麵包店 (bakery)」,後者只出售烘焙食品。因此,學習詞彙應該是廣泛且深入地了解單詞所代表的各種概念。
長篇閱讀文章:較長的文章可能讓一些學生感到壓力,導致他們直接猜答案,而不是將文章分成較小的部分來逐一理解。以「超市」的例子來看,一篇文章可以被拆解成許多不同的想法,而每個句子都表達這些想法的一部分。學生應該閱讀所有部分,然後將這些部分整合起來,理解主要內容。
幫助孩子提升的策略
練習推論:鼓勵孩子「讀出字裡行間的意思」,可以透過提問來幫助他們。例如,在閱讀一段描述後,問他們:「你覺得作者在描述什麼?」或「為什麼你認為這個角色會這麼做?」接著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發展測驗技巧:教導孩子面對長篇文章時,一次閱讀一個句子或一段,並找出主要內容,劃線標記關鍵細節後再繼續下一部分。許多閱讀文章會包含圖片或圖表,鼓勵孩子觀察這些圖表,並嘗試找到文章中描述這些圖表的部分。一種常見的圖表題型是柱狀圖,用來展示不同物品的數量。學生從二年級的數學和科學課中已經學過如何閱讀柱狀圖,他們應該能夠將這種分析能力應用到英文題目中。
利用課本和習作:我們的許多測驗題目是基於課本和習作的閱讀內容以及複習部分設計的。鼓勵您的孩子花更多時間在這些資源上,因為它們是非常好的練習材料。複習部分通常出現在單元 2 之後以及課本的最後幾頁。
積極閱讀:教孩子在閱讀時劃線標記重點、寫下筆記,或圈出不熟悉的單字。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更投入,還能提高記憶和理解能力。
鼓勵與支持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孩子在這過程中感到挫折是正常的。請提醒孩子,他們所做的每一點努力,都是邁向進步的一步。讚美他們的進步,不論多小,並強調像推論和細節閱讀這樣的技能,可以透過規律的練習來養成。
我們如何提供幫助
我們的教師會全力支持每一位學生。如果您發現孩子在某些特定領域有困難,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可以提供額外的練習或量身定制的策略。讓我們攜手幫助您的孩子在閱讀理解測驗中更加自信並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