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新聞價值
影響性(多少、直接、立即)∕接近性(在地、相近、心理)∕即時性(快而正確、採訪後的快而非事發後的快)∕顯著性(人尤其名人、地、時間)∕異常性(出乎意料、空前、絕後、唯一、最大最小、突然消失—未發生、不低級)∕衝突性(爭奪政經社會體育的勝負或對錯、未必有人贏未必有人對)∕人性趣味∕實用性(如何生活、節稅、保健、與人相處)
2.1 考慮編輯政策
2.2 考慮核稿者偏好
3.1 考慮版性
在硬性版面,軟性新聞不易見報,反之亦然;記者寫稿時若能依照版性,先設想可能會上那種版,以適合該版的方式寫作,見報的機率會大增。因為每版為表現特色,於新聞的類目、寫作筆調必須加以定位,不適合版性的新聞自然易被淘汰。
3.2 考慮與主新聞的關連
如果當天強勢新聞或頭條新聞是某類新聞時,編輯在其他新聞的選擇上,必須設法與這類新聞產生較大的關連性,期能烘雲托月,增加版面的力度。
3.3 考慮新聞搭配
4.1 考慮新聞連續性
最有價值的新聞點早被寫了,定案時該選有價值的舊點,還是價值低的新點?-→重視價值還是新意?如何兼顧?(案例一:禁菸920實施,中時南部頭版標「公共場所不能抽菸了」、北部中部頭版標菸害防治法實施;聯合發19版,抓不重要的新點實施-→問題:老手懂太多,凡事不覺新鮮;新手不知啥新啥舊。-→懂得愈多限制愈大?)(案例二:禁菸實施,媒體抓到的新點是衛生署沒印罰單-→衛生署沒公關,不懂引導媒體、甚至為可不同媒體發不同公關稿。)(案例三:蔣緯國屢傳病危,真死時,新聞重點變成石靜宜被毒死舊案(9月20日-25日))。
5.1 考慮與其他媒體的區隔(跨媒體)
5.2 考慮與其他媒體的區隔(日晚報)
5.3 考慮與其他媒體的區隔(平等報)
5.4 考慮與其他媒體的區隔(大小報)
小報不與大報正面交鋒,要同中求異。
標題主題原則上從導言取材,但若導言未寫出重點,則應毅然放棄導言,改用其他段落內容作題,並將作題的段落往前移。
抓取主題是一針見血的快狠準行動,而非披沙揀金的慢動作篩選過程。看完新聞全文後,想像你跑回住處告訴老奶奶或室友的第一句是什麼,這句話,通常就是最好的標題主題。(如:三毛自殺、死了!)
主題通常標示新聞中的最核心的確定事實,但在新聞事實複雜,難以一語道破時,可用虛主題。虛主題必須點出或切合新聞要點,並搭配實子題說明具體事實。(如:胡父胡女胡亂來,雞農雞商雞雞叫)
標題主題應是新聞的具體內容、結果、最新發展,程序性資訊只能當引題或子題。(如:法案標題)
挑揀新聞菁華有幾個方向可循,這些方向包括新聞內容中的名、事、時、物、因、話、數、音、色,編輯從這九個角度去檢視新聞,較容易找到適當標題的新聞菁華點:
求「名」
新聞中的人、地、物、機關或職業的名稱,常是生動的標題素材。例如:
葉蔻遇「夜寇」
「裂」寧!列寧銅像被分塊拆解
拉扣兒為止?豔星拉蔻兒薇芝要掙脫性感形象
不「派」而「出所」 ! 失戀警員攜械逃亡
誰來裁判裁判?
八卦寮血案掉進八卦陣
北宜公路櫃屍命案,案情九彎十八拐
找「事」
重大或特殊的事實本身,即是最佳的標題材料,編輯只要平實精確地點出,就足以引起讀者的注意。例如:
印度大地震 傷亡逾萬人
捷運站垃圾桶 一個兩萬八千元
婦人膽結石,被鑑定為珍珠
十五億年前 地球一天九小時
奶奶生孫子!美一婦人借腹給患不孕症的女兒生子
挑「時」
關鍵性時間,也是標題的好題材。例如,
今晨零時 四十年戡亂時期宣告終止
旋風六十秒!高市槍戰 警察十分鐘制伏歹徒
選「物」
新聞所涉及的物品或生物之特性,善加利用,也會是精采標題的材料。例如:
一生纏綿——蠶的生長過程
慢跑先登!運動鞋躍居外銷品榜首
軟罐頭打硬仗! 調理食品市場競爭激烈
「小耳朵」偷聽大世界
鈔票爬樓梯!-新台幣升值的衝擊
咻!世界賽車史
尋「因」
事件發生的原因,往往是新聞的關鍵所在。例如:
核三停機 只因一顆螺絲釘鬆了
嘲笑「瘋仔」 夫婦被砍殺死亡
為養四子.窮孕婦下海接客
堅信未來不是夢,他們成功了
說「話」
直接引述新聞人物精采談話內容,既能表現新聞精髓,又能令人玩味再三。例如:
趙耀東「我的政策沒錯.只是輸了
邱創煥:李總統看我的眼神充滿愛護與關懷
蔣經國:蔣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
算「數」
挑出新聞中具代表性的數字,加以轉化強調能夠大幅提高新聞可讀性。例如:
二十三處驚險激流、十七萬人次尖叫——秀姑巒溪泛其樂無窮
一億字歷史見証——「新聞天地」四十周年慶
三頭六臂九隻手——台灣三賊闖東瀛、偷得財物上億元
敲遍一千扇拒絕的門,才能打開一道摩門——摩門教傳教辛酸錄
降價五分錢、獲利兩萬三
聽「音」
新聞中關鍵字詞的諧音,也可以用來做文章。例如:
都有「李」:Lee總統 Li副總統,同一姓氏英譯不同;新聞局說:慣用法有異、沒必要統一
要奧賽、不要Outside ! 我奧運選手加緊集訓、力爭奪標
「沒」雨季!下半月蔬菜看漲
「廈」一跳!北市一大樓傳命案竊案
夫妻應該怎麼「稅」分開合併算得精
「毒」你千遍也不厭倦
總「輸」 記 !中共接班人都不得善終
辨「色」
顏色,也可以用用來凸顯新聞的特色。例如:
葉子非綠不可嗎??
一肚子黑水——大肚溪污染嚴重
急徵強力漂白劑——掃大家一齊來
van Dijk著∕施旭&馮冰譯(1993):〈新聞格局〉。收錄在:van Dijk著∕施旭&馮冰譯《話語˙心理˙社會》,頁68-93。北京:中華書局。
戴定國(1997):〈連續性新聞及標題的處理〉。《新聞鏡》周刊,第475期,頁46-51。
林鈺錫(1985)︰〈時報周刊標題製作方程式解析〉。《時報社刊》,十一月號、十二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