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即般若觀照,「見」即親自證知。菩薩依實相般若之體,起甚深觀照般若之用時,證知五蘊身心等一切諸相,無不是運動變化,幻生幻滅,其性本空。實相之體,猶如鏡體,五蘊諸法,比喻塵垢,般若妙智,正像鏡光,觀照功夫,則如磨鏡,鏡體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盡明生。楞嚴經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都屬色法,因為是有形色、質礙之物。「受」即感受,是五個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識」即了別,是八識心王。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也即各種條件和合而有,並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故曰「五蘊皆空」。五蘊之性雖空,但體即真空,譬如波相雖幻,但體即是水,水與波是不一不異。這裡的「照見」如渡船,「五蘊」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照見五蘊皆空」。如果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自性大光明寶藏,便全體現前了。
保持簡單
「簡單」來自於清楚的目標與方向,你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
「少做一些,不是要你把事情推給別人或是逃避責任,而是當你焦點集中、很清楚自己該做哪些事情時,自然就能花更少的力氣,得到更好的結果,」
我現在的工作必須做出哪些改變?
可否建議我,要從哪個地方開始?
有哪些可用的工具與資源?
1.勇闖岩漿河
道具25片軟墊
2.到彼岸(成佛之道)
道具尼龍繩1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