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板前沒有了老師講課,也沒有課本或指定教材,更沒有考試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效,您是否擔心,教室裡的學習將會是什麼風景?來到這樣的課堂,您會發現,教室裡充滿著孩子專注的神情,有的孩子忙著翻找資料、有的孩子手執畫筆、有的孩子敲敲打打、有的孩子忙著修改作品,沒有老師的督促,但每個人,都在往自己心中的藍圖前進。
在孩子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涯中,唯有一門課程沒有固定範疇,每個人在每個年段習得的內容也不一樣,可能涵蓋數學、語文、資訊、藝術、社會人文、自然科學……甚至是更多的新興領域,而學習的主題及步調也全由孩子自己決定,從確定主題、訂定計畫、進行探究到成果發表,每個程序都需要孩子綜合學科能力、思考力、表現力等,進行資訊整合、計畫執行、解決問題、溝通發表,一步步的完成自己的研究。
青山Time自主學習課程提供一張無邊際的空白畫紙,讓孩子自由而奔放的揮灑屬於自己學習的樣貌,每一年,每個孩子的學習成果都像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綻放著成長的光芒。
又到了兩個禮拜才上一次的青山Time了!每週我最期待的課程就屬青山Time,從週一開始便每天都在腦中問自己:「今天有沒有青山Time呢?」這項課程是要自己決定學習的主題,接著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結果的一個歷程。青山Time讓我們自己學會思考,判斷,做選擇,並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把精心探究的結果分享出來,這讓我體會到了滿滿的成就感。自己親自完成的事物,才會真正有感覺,嚐嚐失敗時的難過,成功後的喜悅。
以前,上課都只是讀書,寫考卷,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讓我們認識到哪裏不會,我覺得很無聊,沒有讀書的興致,但是青山Time不一樣,青山Time讓我們自由發揮,不但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還要學會如何轉換思考方式來處理問題!青山Time課程中,我不只學習到了新知,還找到了自己的專長興趣。原來,青山Time也是一種自主學習,只不過擁有更深層的含義。
我投入在探究過程中,我發現探究的內容與我的關係愈緊密,就愈能激發我的興趣,借此找到專長。青山Time原來這麼重要,假如沒有青山Time,我該如何尋找自主學習的方式?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專長?我想,如果以後讀書,複習都用這種方式去學習,我一定會讓學習的生活不再那麼枯燥乏味了!
今年四月,我完成了在小學生涯的最後一次青山Time,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得青山Time探究。一年一度的青山Time,是一門孕育著創造與發想的課程,是能讓我們從中摸索對自我了解的過程,更能培養我們學習思考、邏輯、歸納與統整的能力。從一開始的題目構思與訂定,到實際探究和實作,最後做出成果的每個過程,都需要付出許多的努力,但付出愈多,完成時的成就感與喜悅也就愈大。
這四年來完成的專題中,有些題目進行得很順利,探究過程朝向自己所設定的方向發展,最後也會順理產出好的研究成果;有些題目在中途遇上了瓶頸,甚至讓我一度想放棄,然而,我告訴自己我只需要不斷的修正與嘗試,最後終於克服困難,那產出的果實更加甜美。
青山Time這門課程讓我獲得最大的學習心得是:結果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過程。探究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到「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突破困境。就好比我們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定會面臨考驗,但我們不能害怕、不能退縮,要踩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堅定地邁向成功的大門,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與成長的重要養分。即將畢業的我,將帶著我在課程中所體會到的探究精神及問題解決能力,邁向我的下一個學習旅程,去探索更傑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