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意濃慶端午,團隊接力賽龍舟!
粽香意濃慶端午,團隊接力賽龍舟!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賽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
一段朗朗上口的童謠,開啟小康寶們對端午節的探索旅程。
從悼念屈原的故事,轉變成包粽子與划龍舟之樂,
掛艾草菖蒲避瘟疫,轉變成驅蚊蟲與除凶吉之趣。
您有看見大龍船嗎?
高高掛在長廊與走道中,栩栩如生模樣讓經過的孩子忍不住興奮地說:「哇!那是我和同學一起做的龍,在天上飛耶。」
您有品嚐到美味造型粽嗎?
藉由包粽子的活動,小康寶化身粽子達人,從選粽葉、洗粽葉,到裝填餡料,綁棉線,孩子親力親為,相信別有一番風味!
您有聞到艾草香氛磚散發的香氣嗎?
聞聞艾草與精油香氣,孩子學習如何調配適當比例,將石膏粉倒入模型中,放上艾草、點精油,立基傳統香包文化,展現小康寶們的創造力喔。
除此之外,還有充滿趣味的端午節體能遊戲-龍舟大賽精彩刺激:套套粽子考驗專注,讓小康寶在動靜間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找到屬於新舊之間的文化,成為獨一無二的生活體驗。
五月五‧過端午,歡慶端午節
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人「屈原」。而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就讓我們透過故事分享娓娓道來…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國國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將屈原驅逐,楚原鬱鬱寡歡憂心國家被奸臣所害,投進汨羅江自盡,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身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將投下了許多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那麼在學校的大家,又可以怎麼幫助屈原呢?於是大家紛紛舉起釣魚竿,釣起池中的魚想要幫助屈原不被吃掉身體,並且划船(賽龍舟)來到江中,敲鑼打鼓的尋找屈原和趕跑魚蝦,還搬運起彩色小球(竹葉包裹的米食)投入指定位置,為了都是想要幫助忠心的屈原,最後,一起完成慶端午的拼圖組裝遊戲,孩子們無不盡心盡力的參與,為同組同學加油,更是透過戲劇演出,加深對端午節的印象,而那一片加油聲浪中,都能感受到孩子們過節的歡樂。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除了上述的「划龍舟」和「吃粽子」外,還有配戴香包、掛艾草菖蒲和玩立蛋,我們動動小手一同製作應景的美術創作:端午龍舟掛飾、龍舟摺紙、龍舟拼貼畫…栩栩如生的作品,感受到端午的佳節氣氛呢!此外,據說在農曆五月五日正中午立蛋成功者,將會好運一整年,相信大家也共一個愉快的端午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