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回想三年級時,你帶著好奇的心,跟著老師們進入藝術的奇幻世界,老師問:什麼是藝術呢?有人說:是音樂和美勞、是看不懂的東西。也有人說:是很深奧的作品。不知不覺中,你們就搭上老師們的火箭,一同遨遊在藝術的奇幻世界…
我們敲敲打打,用杯子、身體、生活用品,去尋找生活中各種奇妙的聲音,噢!原來綠豆灑下來的聲音跟雨滴聲是如此渾然天成!接著老師說:我們來表演吧!於是全班一起練唱、吹笛,共同想出屬於我們的表演橋段,有人演奏樂器、有人指揮、彈鋼琴伴奏,還有人進行創意表演,再搭配美勞課中,設計屬於自己的特殊配件,讓每個人站在臺上都如同星星一般閃耀。
從未想過,自己的手作,也能像博館中的收藏品,被亮麗展示在廊道上,透過細細鑑賞,漸漸能掌握藝術家的精隨,創作出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原來平時一步一腳印的磨練,奠基了我們良好的基礎,更激發了無窮的想像與創造的潛力。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畢業在即,我們的藝術之旅即將接近尾聲,但生活中美的事物卻不因此而間斷。藝術無處不在,能賦予我們心靈的觸動與富足;藝術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呢?希望這幾年的學習過程中,大家都能學會欣賞、懂得感受、勇於表現,並發掘個人長才,展現自我的魅力,在藝術旅程中獲得愉悅、享受與滿足。
看著學校窗外,又是細雨纏綿,窗外的雨聲,本該讓人覺得充滿詩情化意的春雨,因為雨下得實在太久,禁不住讓人煩躁了起來,但在這無聊又煩悶的氛圍下,上課鐘聲的響起,讓我發覺,「等等,下堂課不是我最期待的課程——美術課?」那種興奮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知不覺,窗外的細雨纏綿,卻轉換成我心中璀璨的陽光,把原本煩躁的一天,又添加了一片色彩。
在我們的生活中,藝術是種充滿幻想,充滿獨特性的娛樂,當你用心去觀察,用心的感受這世界的美,你最終會明白且了解「果然,藝術是會說話的。」康丁斯基曾經說到「繪畫有兩種,一種為物質的,一種為精神的。」一般人認為,藝術只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也許,有些人會好奇說「那麼藝術到底是什麼?」當你想深入的了解藝術時,你會發現其實藝術分為許許多多的層面,藝術看作於文化的領域或文化中的獨特價值,也是一種彷彿在和你講述自己的生活、經歷、及自然美景的博物館,一張畫,每一幅的內涵,心裡的思想,心裡的那種氛圍,會逐漸投入在藝術的這夢幻世界中。
「怎麼又是那無聊的美術課?」這句話傳到我的耳邊,心裡突然充滿疑惑,但身為一個熱愛藝術的好奇寶寶,我也回想,從三年級初次接觸到美勞課的中年級回憶,「美術啊美術...」在康橋的這六年,我也逐漸了解了藝術文化,看著學長姐的作品、看著走廊上那一張一張宛如拼圖的畫作,我彷彿著了魔似的,被這些獨一無二作品給吸引的目不轉睛,在康橋,藝術是重要的上課元素之一,在每個課堂,「藝術」也成為我們的最佳夥伴,無時無刻都陪伴著我們。從小,我就是熱愛畫畫的樂觀小孩,也因為我愛嘗試新事物,開啟我對美術的夢幻之路,美術的課程豐富多樣,素描、水彩、壓克力等等,這些普普通通的材料便被美術老師稱為「神仙素材」,使用這些神仙材料的時候,那種沉浸在畫畫中的寧靜,會使你彷彿在創造自己的小世界。每個美術老師,是校外的也好,在校內的也好,他們所給我唯一的觀念都是「當你愛上美術,做最真實自己就對了!」藝術的美妙在於,普普通通的一幅畫,便能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想要畫的,想要說的,都表達出來,也因為接觸到了美術課,我領悟到了許多,我學習到,每個人的感受和觀點都不相同,雖然不相同,但自己的內心要保持尊重的心態,當你想了解藝術,藝術便會自然而然的去了解你。
「藝術的美,用心去感受。」
走到七樓時,教室裡傳出了音樂的聲音。是的!有班級正在上音樂課。音樂課在大家的眼裡一定不陌生,就是教大家一些關於音樂知識的課等等。不過,音樂課也是一個能夠訓練自己的勇氣,測試班上同學之間團隊默契的練習場。
想像一下,有天音樂老師和同學們說:「這次的期中考要考唱歌,到之後要一個個上台唱。」就算吹直笛,想必有一些人開始坐立不安,心裡七上八下的。這些同學能經由其他同學的鼓勵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在台上勇敢展現自己、克服恐懼。
到了四、五年級,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藝文嘉年華了。不管唱歌還是吹直笛都能訓練班上的團隊默契。不論練習或表演都不能用說的方式溝通,這也陪養了班上的團隊默契,讓班上更團結。
每種課都有許多不同可以學知識,就像班上的同學一樣,都有可以學習之處,多多去學習他人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