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紀久才
何謂善良
孟子曰:「 人性本善」 那座怎樣的事才能被稱作善良呢?為了被感謝而幫助人算善良嗎?為了在網路上營造出善良形象而對別人伸出援手的人能被人稱讚嗎?那因為自身貧窮而對別人一毛不拔的人就不善良了嗎?
我想,善良分成很多種,有:讓自己得利的善良、對特定人好的善良、及對所有人好的善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善良,只是目的不同罷了。偷東西來滿足自己慾望的人算不算是對自己的善良?為了升官而對上司阿諛奉承的人何嘗不是對特定人好而讓自己得利的善良?我想,會被世人讚頌的就只有對所有人都好的善良,但這絕對不是可以輕鬆的成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了蜀國的國事忙得連自己的健康都顧不來了,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足以上全國上下的老百姓認為他很善良。但是只要有征戰,不管是敵方我方都一定會有死傷,這時亡兵的家屬就絕對不會認為他是善良之輩了,只是讓自己心愛的親人白白送死的謀士罷了。連諸葛亮這種偉人都無法被所有人稱善,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眾人認可自己的善良呢?
印度貴族的王子釋迦摩尼,為了眾生平等,勸人向善,建立了佛教,拯救了無數個被視為賤人的平名百姓,那他有辦法讓所有的人得歡嗎?不可能。他使種性制度變得模糊,使金字塔頂端的人無法再呼風喚雨,那他們就不可能覺得釋迦摩尼是善良了。
所以我認為,絕對的善良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只要有一方受惠,就一定有一方吃虧。我想,只要自己的行為做出來是對人好、不會愧對於自己,不管引響了多少人、被多少人知道,都叫做善良。
907 許恩瑀
善良,是人性的一種展現;是互助的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本性,一旦人失去這種東西,那麼他看向的世界是醜惡的,他對生活的熱愛也不復存在,人與人之間交流將會是充滿算計跟惡意,可謂說,善良雖然看不到、聽不到、感覺不到,但是它是世界上最可貴的東西,是人性最美的一面,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與被愛的循環過程。
近日看新聞,樺加沙颱風重創台灣東部花蓮地區,畫面慘不忍睹,家園被破壞,家人的離世,都是當地居民正在承受的痛苦。而台灣人發揮善良,強大的團隊合作,紛紛從各地趕來支援,發放愛心物資、提供急難救助、協助災情處理、協助清淤等。這些善良的舉動,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倍感窩心,一股暖流滑過心口,帶來深深的感動,我想,這就是善良,在他人受困時伸出援手,不為證明什麼,不為圖利什麼,更不求回報,只為他人能趁早脫離苦海,重獲希望,讓我深深佩服這群志工的善良,並報以崇高的敬意。
可是,救災的同時,卻也傳出負面新聞,諸如:「政治人物擺拍」、「宣傳完就走」、「網紅作秀吸流」、「看到物資卻收不到」……的藉由災害炒熱的有心人士,我心中滿腔怒火無處發洩,為何有人會在他人受災害時不僅沒伸出援手,還利用這次災害圖謀利益。他們難道沒看到受災居民的困境嗎?他們的良知和善良呢?我想早就在來花蓮擺拍、作秀吸流的路上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吧!
這負面新聞讓我想到幾年前看到的一則新聞,有位老爺爺騎機車時自己不小心跌倒,旁邊的一位小姐看到後,連忙走過去幫忙扶起並報警,結果警方來時,老爺爺聲稱是小姊姊撞他的,要求她賠償,幸好那段路有監視器,才還了她的清白。
居然有人會利用別人的善良來算計他人,真叫人感到心寒,這則新聞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實呈現。善良的人讓這世界變得美好,一但一有自私的人,哪怕善良的人再多,有會因為出於自身利益而施善的人,讓社會變得不再美好,我覺得真正的善良是發自內心的同理心,以及為受困的人付出行動,實實在在的援助,這才是善良這個詞真正的意義吧!
何謂善良?就是良知的行善並發自內心,真正關心需要幫助的人!
904 詹婷羽
何謂善良?善良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也因為抽象,所以要具體化的行動來表示。「善良」聽起來像是一種很好的東西,但我覺得如果是為了某種利益且不是發自內心的「善良」就不是善良應有的真正意義了。再來,善良是需要具體化的,可以透過各種行動來表現,例如:捐錢、捐衣服、當義工、幫助弱勢……。善良可分為兩種「真正」與「不真實的」兩種。
真正的善良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發揮同理心和己飢己溺的精神,並且不以個人利益為優先考量的行為,才是體現真正善良的典範。例如:最近在花蓮縣因樺加沙颱風而使其他地區發生淹水,導致當地居民有些被困在家中出不去,有些被洪水沖走而流離失所,有些則在水中已死去……。這些是我們不是當地人無法體會的痛苦,所以就會有善良的「鏟子超人」不顧自己去那會沒有薪水有可能因此意外身亡的危險,馬上到那裡救災,也有人因個人因素而無法到當地救災也可以不顧自己可能一個月都要吃泡麵捐幾萬塊提供急難救助。這些人不計較受惠者有沒有回報,他們只希望自己有幫助到他們。
我覺得所謂「不真實」的善良,是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別人這種善良通常只會先想到自己,這種「只要對我有利,我就會去做,所以換作是壞事,我也會做」的想法並不可以稱上善良,就做的是好事。想到國小的時候,老師總會問我們說:「如果有了錢,你會做什麼?」我的第一直覺都會說:「捐錢。」老師就會接著說:「為什麼要捐錢?」我回:「因為捐錢完,我的名字就會在捐錢榜上,大家就會說我很棒。」那時的我總覺得自己很善良有了錢會捐給別人。但隨著年紀增長,我看了越來越多偉人捐錢前的想法我覺得我選擇捐錢好像只是貪圖某種隆預感,為了得到誇獎,雖然有幫助到別人,我也比較快樂,但這不是「真正的善良」。
孟子曰:「人性本善。」每個人的內心依定都是存有善良和同理心的。但有些人同情不一定說得出來,不一定有能力幫助他人,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不是有能力但卻只看得見利益,看不見別人的心。希望在幫別人的瞬間你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每個人都這樣的話這世界會充滿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