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的學生參與實驗室可以選擇校內實驗室,也有人會選擇暑假時參與實驗室做研究、實習,而下面提供簡單的整理:
校內實驗室研究
臺大研究室五花八門,學生如果看到有興趣的研究的話,在徵得該研究老師同意後,便可以進入實驗室實習。另外,如果選課時有選到實驗室相關課程,如XX專題研究實習等,並繳交研究成果報告就可以獲得學分;當然,純進入實驗室觀摩學習、體驗實驗室也是可以的。
中研院暑期研究計畫
中研院在不同領域都有開設自己的暑期研究計畫,而跟生醫領域比較有關的有以下幾個:中研院神經科學研究計畫、分子生物研究所、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以及基因體研究所。
計畫通常會在暑假七、八月期間舉辦。參與的學生會跟著教授進實驗室、完成自己的project、參與研討會與講座。計畫結束時,會要求學員針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成果報告,成績及格者則會拿到研習證書。
報名時間大致上為該年三月至四月期間,上網填寫基本資料和繳交資料,通常會在五月於網站上公布錄取名單。為了鼓勵以及獎勵大學生,學員每個月可以領取至多六千至八千的獎金、補助;同時也有補助學員住宿。
臺灣大學各研究所暑期研習營
臺灣大學部分研究所會開放各大專院校學生暑假期間進入實驗室實習。
如臺灣大學發育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在111年的暑期大專生培育研習計畫提供八月底以前仍為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生申請。申請者要提供在學證明、成績單、推薦信以及有利文件,如簡歷等,入選後會進入實驗室完成研究計畫,並在結束時提交成果報告、參與期末成果發表會。表現合格的參與者會在結束後拿到研習證明以及新臺幣15000元。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
行政院科技部提供大二以上、成績優良的學生,在已經獲得符合資格的教授許可下申請。該計畫內容不限任何領域,而且為期半年的研究中,參與學生可以獲得48000元的獎學金以及至多20000元的額外耗材、雜項費用補助。
Q1: 實驗室是什麼時候加入的呢?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是二下,實際開始做應該是快升三年級的時候。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的時候去做的,因為那時候剛好有個暑期生的計畫。
Q2: 是什麼契機讓你想進入實驗室呢?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遇到老師鼓勵加上有興趣就去看看,後來發現其實真的在這方面蠻有熱忱。做的事情如果有一些更多的基礎可能會讓我更好理解,但沒學過那些課程不會影響到太多實驗進行,而且我很有興趣,所以就繼續留下來做了!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我在生物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那時候先依據我的能力去修一些各個研究所的課,看各個老師針對擅長的領域授課,主題有沒有符合我的興趣。第二個就是說老師的個性跟我是不是符合,他對學生的態度還有教學的方法是不是我可以接受的。重要的點你要學習怎麼樣跟比你年紀大的人相處,在不妨礙他們工作的情況下又能學到東西。
Q3: 要如何進實驗室?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第一個方法是去搜尋你有興趣的老師還有他的主題。第二個是因為老師不會主動去找你,透過去上課或是自己寫email的方式跟他說我有興趣,有一些想法可不可以討論。你當然要先有一些想法,對主題有一些了解。第三個是去敲實驗室老師的門,但這不是一個好方法,被轟出來的機會很高。
Q4: 你覺得在加入實驗室之後跟你大一大二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嗎?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覺得有蠻大不一樣的變化。我大一大二那時實驗室比較像是我生活的一部份,還沒有到很大的改變我的生活型態。到了大三課業變得比較繁重,實驗開始有一些進度的時候,他變成了我的重心,做其他的事情或是參加活動的機會就相對的少了蠻多。
Q5: 研究的收穫?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蠻深的感悟是:同樣內容不同時間會有不同感覺,驚訝以前怎麼沒有發現這些值得注意的點。技術上一定是越來越熟練,學到根據想解決的問題做技巧上的調整,也會得到老師的建議。讀論文上,老師會引導方向、給一些paper讓我們讀,看多了對自己在做的東西會有更多了解,不會只是操作。
我覺得收穫是慢慢的、慢慢的累積起來。我自己覺得最有進步的是老師之前安排一次讓我報告,我有去看paper然後做簡報,這使我在大三的小組討論課,進入到學術討論的時候,在準備ppt跟看資料上有比較順手一點,相較於大二生物化學課報告,有很大的進步。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實驗要從很多方面去同時證明一件事存在,這就是難的地方。而第一個收穫,你可以學到實驗技術、如何去證明。第二個收穫,學習解決問題。做實驗時,要學習好的實驗紀錄習慣,才能從中發現問題並學習。第三個收穫是學到和老師、碩士、博後學長溝通,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我們如何把想法化成實驗操作來驗證,是在實驗室學習很重要的事情。
Q6: 在學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會遇到什麼困難嗎?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一直在遇到困難。蠻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卻沒有得到好結果,但這就是實驗學習的一部份,老師說這叫「試誤學習」。
另外當實驗室相對花了很多的時間,有時候真的會蠻沮喪,但是只要有一點小進展的時候就又會很開心。
Q7:遇到比如說課業上的困難,該怎麼辦?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在課程網裡各個研究所找到條件比較鬆,時間也符合的課。你如果先做好功課,這幾個老師裡面有我要的目標,那你可以看這個課如果內容主題我還可以接受,時間能力上我也還可以負擔那我就可以選,當然還是可以先以醫學系本科的課為主。
Q8: 醫學生做wet lab類型的研究,對申請PGY的幫助很大嗎?
臺大醫學系大二 戴源成學長
PGY做的主要是臨床工作,是看在臨床的表現,還有你的個人特質,所以這個狀況下wet lab的不管是成果還是論文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如果是申請到住院醫師R的時候,在有一些熱門的科目就是看你有沒有學術研究,這樣子你有論文或是臨床的經驗當然好。
Q9: 會推薦其他對研究有興趣的醫學生來試試看參加實驗室嗎?先撇除掉年段,你覺得這是不是值得做的事情?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覺得如果有找到能符合你興趣的實驗室,做那些事情是會開心的話,我就還蠻推薦的。我在那邊認識新的人、做一些新的事情,覺得很開心。
Q10: 參加實驗室這件事有沒有影響到你對未來的生涯規劃?比如會不會想要大五大六之後在醫院裡面當醫師的時候一樣也繼續從事一些研究?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本身對未來沒有很明確的規劃,但是加實驗室之後確實讓我思考其他可能性,讓我覺得說也許在臨床外我也可以繼續保有一些研究的事情。
Q11: 會推薦如果也有想要做研究的高中生或者大一的我們做什麼準備嗎?比如說進實驗室之前培養什麼能力。
臺大醫學系大三 陳婉茹學姊
我覺得跨出第一步是比較困難的一點,我覺得很多能力都是進去後才開始學起來的,但也許還是可以去查一下很多老師在做什麼。我覺得自己要有一點心理準備,如果真的要很認真做的話,勢必要付出一點時間。所以可能不要一開始讓自己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