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學系的學生出國交換大致上分為兩個管道:臺大醫學系國外訓練見習(outgoing)、臺灣醫學生聯合會SCOPE(專業交換部)與SCORE(研究交換部)。
大一到大四的事前準備
加強外語能力
維持學業成績
申請資格
一至四年級總名次於全班總排名前2/3以內
具外語檢定書(兩年內)註1.
繳交英文自傳一份,內容應包含參加課外社團活動事項(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優良事蹟(Honors)、工作經驗(Work Experience)
申請流程
4.赴外成績計算
將依據以下資料換算:
美國校方寄回之學生評估表
學生所交之見習心得報告
學生與本院相關見習科老師面談之評估
學生所交的各校生活概況(提供未來學弟妹們在該校生活的資訊)
5.校方辦理赴外與自行向各校申請的比較
6.赴外交換的合作學校(111學年度)
SCOPE與SCORE的分別:
中英文名稱:
SCOPE:SCO-Professional Exchange專業交換部
SCORE:SCO-Research Exchange 研究交換部
SCOPE的交換內容和一般交換生大同小異,SCORE則是前往國外實驗室針對某個特定研究主題(project)進行研究
SCOPE與SCORE兩者的申請資格與篩選條件類似,惟SCORE會採計申請者的實驗室經歷
申請名額
臺灣大學醫學系分配名額為例:
SCOPE 6~8人、SCORE5人
申請資格
SCOPE:
須為修習過臨床醫學科目之在學大三至大六醫學生(部分名額亦開放給畢業生)
參加SCOPE交換甄選說明會
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或擁有其他同等證明註1.
SCORE:
須為曾修習基礎醫學實驗課的本校醫學生
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或擁有其他同等證明註1.
參加 SCORE&SCOPE交換聯合說明會
4. 申請時間與流程(2023-2024)
SCOPE如右圖
SCORE
A.填寫報名表+點數表+證明資料
B.國家意願調查表
C.面試
D.錄取後,填寫國家志願表
5.甄選成績比重分配
註1:外語能力要求:
關於SCOPE與SCORE的詳細最新資訊(如:個人經驗累計點數項目與細節等)請參考檔案「2023/2024 NTU SCOPE 交換計畫甄選簡章」與「2023/2024 NTU SCORE交換計畫甄選簡章」。
Q1: 學長為什麼會想要赴外交換呢?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大六下學期赴外,原因是我們還滿害怕COVID會影響。但下學期又有PGY的東西,台大是三月多,很多醫院都在二月就開始面試了,那往後如果有要出國的話四月有OSCE的考試,再後面六月又要國考,為了躲COVID和疫情大家都塞在一月二月。
契機的話,這是你人生難得的機會,可以在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到國外醫院看看,理論上都不會也沒關係,可以離開台大,到其他地方看一看,也不用擔心語言能力好不好。我覺得在不同體系看看也可以廣納各地的優點。
Q2: 在外地生活遇到的困難
離開一個熟悉的環境,最麻煩的事情就是親自簽名、網路需求,還有工作地點。第一個,親自簽名需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印出來,只能拜託國外醫院的辦公室和小小圖書館;第二個,網路、網卡是手機5G,可能是宿舍區域不好,總之在房間裡無法做事,就會很麻煩;第三點,小小的套房還滿昏暗的,晚上回去已經很累了,很容易不支倒地。但我在第二周找到圖書館就有充足的解決。
另一個阻卻因素就是很花錢,在國外打滾一個月其實沒有個幾十萬是沒辦法的,還有一些前置作業,要寄paperwork,這些也要花一點錢還有很多的時間。
Q3: 學長能不能分享一下赴外的所見所聞或與台灣的差異?
先來講醫學教育的差異好了,美國的醫學教育很扎實,他們的主治醫師的合約有簽說一個禮拜有多少小時的shift,是非常嚴格執行的,這是在台灣做不到的事情。我在急診超音波,美國這個制度底下,確保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病人數需要掃描,帶你的老師也有義務找到病人讓你掃,這種熟能生巧的技能,經驗累積很重要。
出國另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它是一個讓你完全脫離習慣的生活圈,只剩和你一起去的同學,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和網路,是一個滿夢幻的感覺。
另外,國外不叫VS叫attending,都還滿年輕又有活力,加上美國人非常善於small talk,會沒有距離。病人的意識和態度也差很多,但在台灣完全無法遇到這件事。在不同的醫療環境會見到不同的人,就會知道他們有什麼不同的想法與mindset,學到很多mindset後,很多事情都是從模仿開始,最後會combine出自己的套餐,回過頭反思我可以帶給台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