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私立大學校院海外聯合招生會:
「海外聯合招生會」統籌辦理僑生來台念書的相關事宜。此管道對於台灣各校系有「個人申請制」與「聯合分發制」,而台大醫學系僅聯合分發制名額。聯合分發分為五梯次、共有9個名額。
海外高中推薦入學:
此管道為各校單獨招生,臺大醫學系與國立臺灣大學系統(臺大、臺師大、臺科大)各校系一併辦理。此管道在每年的8-10月受理海外高中的推薦申請(學生不得自行報名),繳交師長推薦信、個人自述書、中文語言能力證明等審查資料後,於12月底公布結果。
Q1:為什麼想來臺灣唸書?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雖然我來自日本,但因為家人都來自臺灣,所以來臺灣念書可以和家人相聚。另外也因為以後想當醫生。我原本想在美國讀醫學系,但是需要比較久且比較貴,所以在臺灣讀是比較好的選擇。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我的情況跟上一位同學很像。因為美國的醫學系是學士後醫,制度上比較麻煩。另外臺灣的學費確實便宜很多。當初有考慮要念資訊系或是醫學系,最後選擇了醫學系,因為比較想要成為醫生。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因為臺大的學歷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承認,所以我來臺灣念醫學系的話,畢業後的選擇更多。然後臺大在我們那邊有好的名聲,也覺得臺大醫學系可以有很好的師資跟資源,來這邊學習可以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另外出國留學也可以開拓視野。
Q2:請簡述一下你們的入學管道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我記得我是由「海外高中推薦入學」管道進去的,是由高中推薦我進臺大當初我是九月申請,十二月就知道自己申請上了。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我是透過二月申請的聯合分發進去的。這個管道不用考試也不用面試,大概在五月的時候收到了結果。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我的管道是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的聯合分發制。大概是一月份的時候做申請,五月左右的時候錄取的結果就公布了。
Q3:有什麼適應不良的地方嗎,像是語言、飲食、校園風氣、臺灣文化?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對我來講應該還是中文吧。我只有跟父母親講話用中文,我在學校用英文,離開學校就是用日文,所以我沒有機會練習我的中文。至於學校的課程老實講我覺得不會太難,跟我高中差不多難,但學的東西比較多。另外就是我覺得社團跟我想得有點不一樣,因為像我在高中花了一半的時間在社團,但在臺大大家花比較多時間在讀書。參與社團的時間比較少,讀書的量比我想的還要多。其他部分都還ok。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我覺得可能是課業上比我在美國高中難很多,因為我在美國高中有些課是選修課,像是化學,我在9年級修了一年化學,在10、11、12年級都沒修,來到臺大修化學對我來說很吃力,因為高中沒什麼修。另外是氣溫,我覺得這邊跟西雅圖比起來熱很多、也比較濕,所以有點氣喘發作。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有一部分也是課業,因為我們高中的學制和醫學系內容有差異,所以高中跟大學學習的接軌需要時間適應。其他部分,因為我出生在華人家庭,所以我覺得適應得還不錯。校園風氣的話,我覺得臺大這邊的生活風氣很開放、也很自由,我覺得很棒。另外我覺得班上的臺灣同學也很友善,交朋友也不會到太難,同學也都很優秀,可以在同學身上學到很多,讓我有蠻多動力可以提升自己。
Q4:疫情對僑生入學的影響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疫情讓我沒有考完中文能力的考試,還有沒機會回臺灣看臺大的校園是長怎麼樣。其他部分都還ok。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我覺得應該還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我高中時遇到疫情,所以學到的東西可能少了一些。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我其實也是還好。但就是去年(2022)年頭的時候,因為疫情還沒有特別穩定,會有比較多的不確定性。跟沒有疫情的時候相比,入境前後要辦比較多防疫的手續之類的,然後要一直關注疫情相關規定,還有到臺灣要檢疫跟隔離一個星期。除了這些之外,其他部分都還算順利。
Q5:畢業之後有什麼規劃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我是打算畢業後的PGY繼續留在臺灣或是臺大,但我也會順便考美國的考試USMLE,因為我覺得我日文還ok,所以我也會考日本的國考。這些都先考下來,然後再看我的成績再決定。其實畢業的時候我父母也都回來臺灣,所以我也很可能會留在臺灣。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其實我還沒有很確定,就是都有考慮。我應該會跟上一位同學一樣,會考美國的USMLE,因為我有一些家人還在美國,所以有考慮回去當醫生。但我也會考慮留在臺灣,因為我父母退休後應該也會回臺灣,跟他們在臺灣也不錯。所以其實都有考慮。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我的話還是要根據到時候的情況決定。其中一種可能性還是在臺灣進行PGY和實習、專科訓練也是留在臺灣,考到專科執照之後再決定要留在臺灣或是回到馬來西亞執業。
Q6:給學弟妹的建議與鼓勵
臺大醫學系大一 黃千祐(來自日本)
我覺得建議就是高中好好地讀,然後要參加更多社團。然後你是一個僑生的話,進來之後會有一個僑生會,所以一開始可以先認識一些僑生。還有醫學系的人真的很好,同系的人也會很想要跟你認識,其實很多本地生都會想知道你的文化。不用擔心,同系一定有人會想要跟你講話,只是要靠你自己第一步說哈囉or something來交朋友。加油!!
臺大醫學系大一 陳思穎(來自美國)
因為我來到臺灣的時候是完全都不認識別的人,很需要myself out there才能要到朋友。所以如果是僑生不太認識別人,可能要試著認識別人、認識朋友。
臺大醫學系大一 林曉彤(來自馬來西亞)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不是僑生,在高中的時候要多去了解和探索不同的科系,去思考哪些科系比較符合自己的興趣或特長。鼓勵的話就是祝大家可以考到好的成績,然後申請到理想的學校還有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