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 AM CHANNEL
比賽分享 > 常識百搭小學STEM探究展覽
注意:部分網頁只開放給校內同學,請按要求登入學校Google帳戶。
比賽分享 > 常識百搭小學STEM探究展覽
2017-2018 (第21屆)
步入STEM與智能的新世代,科學小先鋒作出重大突破,在校內的顧問老師指導下,
我們首次嘗試在探究製作中應用「傳感器」(Sensors),並更多加入「工程」元素!齊來看看我們的成果!
本年大會展覽主題
STEM世代建設─智慧城市生活
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優化目前的城市規劃或公共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配合現有的高科技系統或智能工具協助社會上老弱或有需要人士去解決生活上面對的困難和障礙,建立關愛的社會,讓人們更享受在這個城市裏生活。
本年大會評審方式
每隊需填寫一份展覽計劃書。主辦單位將邀請教育專業人士及科學工作者甄選計劃書,從中選出學校隊伍進入公開展覽。
在公開展覽中,教育專業人士及科學工作者將擔任評審並 到各隊展位進行問答環節,優秀隊伍會再進行第二輪問答,最終選出各個獎項。
本年「常識百搭」書刊
簡介 (按此開啟)
香港每年的都市固體廢物量驚人,雖然衛生人員不辭勞苦為我們進行清潔,而且香港人均垃圾箱比例也相對高(每187人就有1個垃圾箱,比新加坡1:770及首爾1:2270的數字高得多),但面對如此垃圾量,難怪垃圾箱易滿的情況仍然處處皆是。政府早前把垃圾箱口縮小,以減低港人掉垃圾意欲,也紓緩垃圾箱過度使用情況。然而這似乎非有效方法,反而令缺德的人給予自己藉口,把放不進垃圾箱的垃圾棄置於垃圾箱旁,對衛生造成更大影響。
源頭減廢等等的方法、增加廢物回收量及改變根深柢固的浪費態度雖然是治本方法,但並非一時三刻能達到的目標。因此,我們建議把垃圾車壓縮垃圾的程序,提前在人們拋垃圾時就進行——設計一個可以壓縮垃圾的垃圾箱;這就能減少廢物容量,大大提升垃圾箱收集量,相信這是現時較有效的方法。
我們的研習正是探究此可能性,並將親自製作一個以智能控制的垃圾壓縮裝置,最後再進行一些公平測試以認識其效能。
手機瀏覽者注意!瀏覽影片或會耗用較大數據用量。
學年尾總結:TV5 相關學習成果展示
參與學生:
黃鎧澄、王皓雅、楊凱晞、何朗悅、劉祉鋒 (小六)
李思賢、謝昕希、孔若谷、鄭國希 (小五)
廖憫謙、趙殷祈、魏芷菁、樊亦成、孫哲銘、葉思翰 (小四)
獎項:
優異獎
垃圾桶門開關
液壓裝置
底門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