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 AM CHANNEL
比賽分享 > 中小學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設計比賽
注意:部分網頁只開放給校內同學,請按要求登入學校Google帳戶。
比賽分享 > 中小學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設計比賽
比賽簡介
本比賽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主辦,旨在透過設計信息圖,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生對數學在現實生活不同範疇的應用之認識。比賽鼓勵學生透過創意的手法設計信息圖,以平面設計融合圖像、圖表、文字、數式等,有效和清晰地表達數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在STEAM中的角色的理解,並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欣賞數學,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溝通能力。
本校希望透過這項比賽,讓學生體會數學除了學習運算外,它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做出決策,甚在社會不同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情境。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正正是結合了數學與生活的例子。以視覺化表現形式,將資料、資訊或者知識集中展現在一張圖上來展示。學生需要利用數據處理、圖表製作、構圖設計等技能,製作出一幅能有效、快捷傳遞資訊的信息圖。
評審準則
(a) 信息圖能否有效傳遞與比賽主題相關的準確及恰當的資訊,並能突顯數學應用 在與主題相關範疇中的正面影響;
(b) 信息圖是否具創意,並能展示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創造力等共通能力;
(c) 信息圖內容的表達是否有系統、簡潔及具吸引力;
(d) 信息圖的數學內容是否恰當,並與比賽主題相關;及
(e) 短文的內容能否有效闡述信息圖設計概念和內容的編排。
2023/24 年度 比賽主題
學生作品簡介:
這幅信息圖整合了不同的數學概念作計算和比較三條過海隧道(紅隧、東隧和西隧)的行車量、價錢和時間,評價他們的性價比。紅隧的行車使用量最多,最受歡迎。根據最高和最低收費的平均數,紅隧和東隧較便宜。以各隧道的最高限速和長度來計算,通行西隧最快。最後的雷達圖總結了各隧道的綜合表現。希望令大家認識三隧更多。
學生作品簡介:
每條馬路的過路時間有所不同,但馬路使用者步行速度不一,例如兒童和長者步行速度較慢。經實地記錄綠燈時間和量度馬路長度後,發現有部份馬路綠燈時間過短,兒童和長者未必能完全過路,造成危險。這幅信息圖按比例展示了綠燈完結時各行人的位置。希望能讓大家注意過路安全,除了在綠燈時加快腳步,亦留意同行的小童及長者。
學生作品簡介:
屯赤隧道開通後,為機場的交通帶來便利。這個信息圖比較各種交通工具從元朗站到香港國際機場的交通時間和車費,無論哪種交通工具經屯赤隧道到機場,都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中間的位置加入了屯赤隧道小知識,包括興建時間和平均每日交通客流量等。希望大家閱讀後,不但能加深對屯赤隧道的認識,還能認識它的重要性。
學生作品簡介:
香港每年發生不少交通意外。2022年交通意外的死傷人數中,比例最高的是輕傷,死亡人數亦不少。傷亡者主要是乘客和駕駛者。根據圓形圖、棒形圖和三角形面積表達的這些數據,平均每三宗交通意外就有五人傷亡,不論對何人都很危險。大多數人都因為駕駛不留神,才發生意外。駕駛車輛和過馬路時要注意路面情況,減少意外的發生。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比較1940-50年代和現在的巴士的舒適度、價錢、層數和座位數量。除了價錢便宜了,巴士由一層增加至兩層,一層座位的數量由15-18個22-23個,座位亦由單向新增了面對面的。以前的巴士被人稱為「熱狗巴士」,因為沒有空調,所以非常熱。現在已加上空調,變得非常涼快,改善了乘客的體驗。是香港交通的另一種微小又重要的進步呢!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是關於的士的服務質素的調查結果。評分包括︰禮貌,遵守的士條例(不揀客、不拒載)和車廂整潔度,並用「的士成績表」的方式展現。當中使用了百分數和小數的方式來表達各方面的評分,並附上情境圖,最後計算出的士表現平均分。希望這個信息圖可以令讓的士司機了解乘客更多,令的士的服務質素越來越好。
學生作品簡介:
青馬大橋和其他大橋連接起各區的交通,十分重要。這個信息圖中假設沒有了青馬大橋,由馬灣去青衣的交通的時間和距離會大幅增加,帶出出青馬大橋的便利,令人們節省不少時間。除了精美地表達青馬大橋的美,路線案照了真實地圖來畫,讓讀者更能感受沒有青馬大橋時的不同。希望大家閱讀後對我們習以為常的青馬大橋多一份認識。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比較以元朗站為起點,中環國際金融中心為終點的各種過海交通工具。分別比較的士、港鐵、巴士和渡輪的使用時間、價錢和轉乘次數用作評分。每項各佔4分(4條路線中最好為4分,最差為1分(滿分為4*3=12分)。巴士評分最高(10分),港鐵+渡輪評分最低,而使用港鐵雖然較快,但價錢在三種交通工具中偏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