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 AM CHANNEL
比賽分享 > 中小學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設計比賽
注意:部分網頁只開放給校內同學,請按要求登入學校Google帳戶。
比賽分享 > 中小學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設計比賽
比賽簡介
本比賽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主辦,旨在透過設計信息圖,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生對數學在現實生活不同範疇的應用之認識。比賽鼓勵學生透過創意的手法設計信息圖,以平面設計融合圖像、圖表、文字、數式等,有效和清晰地表達數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在STEAM中的角色的理解,並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欣賞數學,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溝通能力。
本校希望透過這項比賽,讓學生體會數學除了學習運算外,它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做出決策,甚在社會不同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情境。數學應用創意信息圖正正是結合了數學與生活的例子。以視覺化表現形式,將資料、資訊或者知識集中展現在一張圖上來展示。學生需要利用數據處理、圖表製作、構圖設計等技能,製作出一幅能有效、快捷傳遞資訊的信息圖。
評審準則
(a) 信息圖能否有效傳遞與比賽主題相關的準確及恰當的資訊,並能突顯數學應用 在與主題相關範疇中的正面影響;
(b) 信息圖是否具創意,並能展示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創造力等共通能力;
(c) 信息圖內容的表達是否有系統、簡潔及具吸引力;
(d) 信息圖的數學內容是否恰當,並與比賽主題相關;及
(e) 短文的內容能否有效闡述信息圖設計概念和內容的編排。
2022/23 年度 比賽主題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介紹的就是巴哈爾塔(AI Bahr Towers)的遮陽系統,由於巴哈爾塔位於的杜拜是非常炎熱的,所以其他建築物都需要開啟大量的冷氣機以保持室內溫度舒適,但巴哈爾塔的遮陽系統正好能解決此問題。
這個遮陽系統是由1049個可開合等邊三角形屏風密鋪而成的,所以當它們全部打開時,就能100%覆蓋被太陽照射到的位置,而建築物的北側則因為不會被太陽直接照射所以不用遮擋。
這個遮陽系統能令巴哈爾塔內的溫度保持恆溫,減低開啟冷氣機的需要,還能將CO2排放量減少1750噸,可以說對減緩全球暖化的幫助非常大!
學生作品簡介:
樓梯,周圍也能見到,但原來樓梯的設計標準也很講究?!
這個信息圖的標題是「香港樓梯成績表」。一直也沒有留意,原來政府公共樓梯的高度和闊度標準分別是280毫米和150毫米呢!這個信息圖替香港其中三條樓梯評分。
評分標準如下:高度和闊度各佔50分,每超出標準1%扣1分。再把總分(100分)減去高度和闊度超出的百分率 = 總成績 。
第一條樓梯的位置:屯門屯興路往屯喜路
總成積:69分
計分方法:高度:(280 – 230) ÷ 280 × 100% ≈ 窄了18%
闊度:(170 – 150) ÷ 150 × 100% ≈ 高了13%
第二條樓梯的位置:九龍塘窩打老道近福沙道
總成績:54分
計分方法:闊度:(280 – 250) ÷ 280 × 100% ≈ 窄了11%
高度:(200 – 150) ÷ 150 × 100% ≈ 高了33%
第三條樓梯的位置:上環樓梯街
總成績:32分
計分方法: 闊度:(280 – 220) ÷ 280 × 100% ≈ 窄了21%
高度:(220 – 150) ÷ 150 × 100% ≈ 高了47%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是以比較香港的行車隧道為主題。
分別以全港最短的雙管三線隧道——沙田嶺隧道和全港最長的雙管雙線隧道—屯門至赤鱲角隧道作比較,希望找出最短的三線隧道和最長的雙線隧道的分別。
從中間的數線部份可以看到,沙田嶺隧道長1000米,而屯門至赤鱲角隧道長5000米。以一架豐田石油氣的士(型號:TSS1OR-AEPBC) 做標準。經計算後,發現原來沙田嶺隧道的容量能夠容納大約630架的士,而屯門至赤鱲角隧道的容量則可容納約2120架的士,真想不到兩條隧道只是長度和行車線的不同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閱讀完這幅訊息圖後,希望大家透過這兩條隧道的比較藉此加深對香港行車隧道的認識。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是關於香港歷史建築的現況。
全港原有1219幢歷史建築,三級歷史建築最多,佔約一半數量。地圖顯示歷史建築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個主要區域的分佈。其中一些例子包括大埔瞭望台、協恩中學教堂、西區裁判法院。新界的歷史建築最多,有648個,佔全港的一半數量。但一級歷史建築比例最多的卻在是香港島,的確,香港島裡有不少珍貴的英國佔領時期的歷史建築。
隨著城市的發展,已被評級但被清拆的歷史建築有31幢。希望這幅信息圖能讓大家對歷史建築有更闊更深的理解,一起保育歷史建築吧!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訊息圖的主題是「世界水壩發電量爭霸戰」。
我以折線圖來比較巴西伊泰普水壩和中國三峽大壩發電量的發電量。圖中亦以棒形圖比較了兩個水壩的容量、面積和高度。圖中也顯示了三峽水壩的結構。
原來三峽大壩的容量較大,佔地面積較小,但發電量卻更大!
學生作品簡介:
這是一幅介紹懸索橋的訊息圖。當中「懸索橋的結構」是以圖像表示,並加上文字作說明。「懸索橋物料比例」,則以圓形圖表示,圓形圖的旁邊也附加該項目代表的百分數。
「各種橋能承受不同力的程度」是以雷達圖表示,雷達圖在預震力﹑承重力和風力三大範疇中,比較懸索橋、斜拉橋和拱橋能承受多少力。最後,我亦在旁邊附加了青馬大橋的承重量,希望可以增添信息圖的樂趣。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作品是關於應用了多立克柱式的衛城帕特農神殿。
這座神殿應用了多立克柱式。整座神廟有柱子46根,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 多立克柱式的特點是柱頭光禿禿的,一根柱子頂著一個扁扁的倒圓錐台,通常柱式是由一個簡單的圓形構成,柱身會被雕成20條槽紋。
古希臘人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據維特魯威的記載,古希臘人在為阿波羅神廟布置柱子時,試著測量人體的腳長與身長。他們發現,男子的腳長是身長的六分之一,所以就把同樣的情形搬用到柱子上來─以柱身下部粗細尺寸的六倍舉起(包括柱頭在內)作柱子的高度。
不過 ,後來古希臘人更偏好精細,愈益喜好細小的尺寸,便確定了柱身直徑七倍大小為多立克柱式的高度 1:7。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訊息圖是關於綠色建築。香港建築物及相關活動佔全港的90%耗電量,就等於60%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見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對舒緩氣候變化十分重要。
從折線圖中可見綠色建築的數量在五年間(2017-2021年)上升了約100%。而在訊息圖右方的圖畫和文字可見各種綠色建築採用的節約能源方法,例如天然採光、自然通風等等。最後亦有提到在2021碳排放減少達972900噸,即等如42,800,000棵樹!
希望大家仔細閱讀這個信息圖後,更加深入了解關於綠色建築的資訊和建造他們的目的和成果呢!
學生作品簡介:
羅浮官位於法國巴黎,是一個充滿藝術感的博物館,非常有歷史意義。這個信息圖是關於羅浮宮的金字塔結構。
分析數據後,發現羅浮宮的金字塔結構和埃及的金字塔的比例一樣:(寬×4÷高≈兩倍的圓周率),以羅浮宮為例,高約21.6公尺,寬約3.5公尺。
羅浮官充滿數學的元素,也體現了建築的美妙。
學生作品簡介:
這個信息圖的主題是「中國各地寫字樓空置率和人口」。圖中所選的城市包括南寧,南京,香港和台北。
南寧的人口非常少,只有大約2,500,000人口,也非最繁榮的商業區,寫字樓的空置率比較高,有40%是空置的。南京和香港的人口都比較多,大約6,500,000人口,不過南京寫字樓的空置率有22%而香港只有12%是空置的,這可能與香港一個國際都會,較多跨國與國內公司租用寫字樓。不過台北的人口更少,只有約2,500,000,但它寫字樓的空置率卻只有2%,效率更高。按人口來說,與南寧很大對比,似乎寫字樓的空置率與人口多少的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