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會透過長照3.0來回應民眾多元照顧需求:首先,強化對失能者的照護,會在質與量上面都有所增進,透過新增居家或社區的晚間到宅照顧與夜間緊急服務,並且建立24小時的重度失能者支持服務,也會針對重度失能者,增加住宿式服務機構的量能,藉由盤點公有土地,由政府興辦機構,提供更多公共化的住宿服務,或者是提供土地委託民間業者興辦,在補助方面,也會逐漸提高到每個月1萬5千元,也就是一年最高18萬元。接著,提高長照服務涵蓋率,也要加強照顧服務功能,擴大基層關懷據點的服務量能,在功能上強化社區式的服務據點,照顧服務的功能,增加對長者的關懷與日間照顧,包括共餐、送餐、健康衛教、共同運動、團康等,這目前均已在進行,未來會持續加強,也會就運用照顧科技的創新,來提供長者更好的服務。同時,為了服務處於不同健康狀態的高齡者,我們也會打造居家社區機構、醫療社福的一體式服務,建立與長照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為基礎的共生社區,擴大出院準備,補助醫院銜接長照所需的人力負擔,另外落實居家醫療與長照接軌,提高高齡者家庭醫師制度,以及改善居住無障礙,擴大並補助老舊公寓增設電梯與升降電梯等設備。
提出長照3.0,強化重度失能者居家與社區之持服務,包括晚間到宅照顧與夜間緊急服務、24小時的重度失能者支持服務,並將興辦公共住宿式機構,同時擴大既有服務,強調長照與醫療銜接,規劃方向具體。但未說明各項長照服務目標值,亦未說明如何在決策過程中納入多元觀點,讓資訊公開透明。
針對長照政策未能妥善回應民眾多元需求且公開資訊混亂等問題,侯友宜總統參選人與本黨均主張以「社會對話」的方式,讓不同背景與關心面向不同的民眾(含學者專家意見),皆能透過分眾對話參與,並反應自身需求,務使不同背景的民眾均可獲得合適的照顧方案,並定期於衛福部及相關網站公布,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務使民眾能充分了解,滿足其需求,以利往後長照政策之施行與推動。
僅強調進行社會對話,但未說明社會對話如何如何轉化為實際可及、友善多元的公共服務。
當選後將推動「長照保險」,政府、企業、人民都出錢健全台灣的長照體系,使長照預算從 600 億提高到 2300 億,財源充足服務到位。長照保險較可滿足多數人長照需要,不受人口老化與景氣變動影響。同時致力於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重擔,放寬聘請外籍看護工者也可享有基本長照保險照顧,享有居家服務、夜間照顧、家庭托顧等服務,保障更全面。也提供家庭照顧者「現金補助」,尊重並正視家庭照顧者付出,減少家庭衝突與悲劇,確立照顧者的勞力付出地位,並解決因為照顧因素衍生無法工作的經濟問題。
現金補助恐造成女性提早離職成為長期照顧者,不利於性別平等,且現金補助若金額不高,無助於照顧者的經濟自主,且以金錢額度認證家庭照顧者付出不如一般勞動市場;若金額提高,需評估長照保險及政府財源是否能永續,須謹慎規劃。
時代力量將持續致力於推動長照政策過程中納入多元觀點、使相關資訊公開透明,以促使長照服務切合民眾需求,並減輕家庭照護之負擔。
有鑑於現行長照制度缺乏多元觀點,時代力量將敦促政府建立適當之公民參與機制,確保民眾有實質參與管道。時代力量認為,不論中央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於制定長照政策及規劃長照體系時,均應開放公眾諮詢,廣納各界民眾意見作為基礎資訊,以保障不同背景的民眾之需求均能充分反映到長照政策當中。
此外,時代力量亦將推動政府善盡其資訊公開之義務,要求政府於推行政策時須將其決策基礎資訊及相應之評估公開,以供人民檢視,如此亦方能符合實質公民參與之精神。
不惟如此,當前長照政策於整合式服務方面仍不夠完整,致未能妥適回應民眾之照顧需求。時代力量認為,長照服務的起點應該從住院開始、到返家、在宅安老、甚至安寧,建構一條龍整合、並搭配跨專業評估與照護服務,以提升長期照顧品質。因此,時代力量將從「長照服務的無縫接軌」、「在宅照護與終末關懷」等角度出發,推動改善現行長照制度不足之處,落實以人為本的長期照顧,並減輕家庭照顧者之負擔。
強調住院、返家、在宅安老到安寧的整合性服務,並承諾督促政府建立公民參與機制、善盡資訊公開之義務,予以肯定。
台灣基進重視高齡化社會必須有長照政策的配套,這樣才能釋放家庭勞動力,讓民眾的多元需求得到合理的照顧。台灣基進承諾支持長照政策納入多元觀點、資訊應該公開透明,以便配合民眾的需求。
首先,我們主張各縣市政府,應該修補或建立目前已經有或還沒有的長照人力/物力資源平台,將該縣市所有相關的長照資源匯集整理。匯集整理的框架則是採納多元觀點,例如:不同社經地位、性別認同、性傾向、障礙別、城鄉、族群、語言的不同需求。以便讓各地政府的社會局對當地長照的需求有更加清楚的圖像。這平台提供一個資訊公開透明的管道,讓業者、供應者、需求者都能在上面提出建議與要求,作為公部門和該平台進一步改善的參考。
有了上述較為全面的資料平台,地方政府就可以定期追蹤與長照物資的缺失與不足、人力分布的狀況、理解長照服務人員的勞動條件與留任狀況、新進人員的訓練進度、第一線執行的困境、多元族群/性別/障礙別的需求、當地已經有的機構/物資/人力的特色。所有的改進方案,必須建立在資訊完整全面的基礎上,否則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使政策初衷良善,也達不到目標。
承諾推動資訊應該公開透明、納入多元觀點,觀點框架包括不同社經地位、性別認同、性傾向、障礙別、城鄉、族群、語言的不同需求,並特別提及地方政府應搜集多元變項資訊,公開並建立各方反應意見的管道,政府應參考提出精進政策。
親民黨願意與其他政黨在國會中討論相關法案,方向上支持長照資訊公開透明,提供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項目,以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僅強調公開透明公開透明,但未說明社會對話如何如何轉化為實際可及、友善多元的公共服務,以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多元成家好好變老:
促進伴侶法、多元成家法案修法,以符合社會變遷下家庭與婚姻型態的轉變。
關注同志族群需求,長照機構評鑑中納入同志需求觀點,確保老年同志享有平權的服務。
除了銀髮照護,障礙兒童的長期照護也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培養及增聘特教專業人員,學校提高物理、職能、語言等專業服務的頻次並制定合理的服務量能,提高特教人員(包含特教學生助理人員)的薪資待遇。
各縣市鑑定安置公開透明化,委員名單應包含特殊生家長;提供足夠的高中特教生名額,保證障礙生的受教權益。
辦理障礙平權課程,讓教師及學生能了解障礙者的需求,政府以大眾媒體、辦理國際交流活動等方式推動障礙平權,打造共融的校園及社會。
肯定小歐盟將同志需求觀點納入長照機構評鑑,並特別提及障礙兒童之長期照護,但未提及其他族群之多元長照需求、資訊公開透明的部分如何建立機制因應。
小歐盟主張,長照機構之同志需求觀點需具備「多元交織性」觀點,考量LGBTQIA+不同族群需 求,正視女同志、雙性戀女性和跨性別族群之多重弱勢處境,長照服務涵蓋乳癌/子宮頸癌倖 存、創傷知情、性別肯認照護等。此外,更要比照既有婦女館舍,在城市中設置更多對多元性別友 善之樂齡空間。
在障礙者照顧,除了原先主張中的障礙兒童,成年障礙者也是需要照顧服務的。小歐盟主張針對 不同障別、障礙程度(包含多重障礙)進行細緻評估,同時考量到女性、多元性別、新住民、原住民 族及年長障礙者多元交織需求。小歐盟亦支持障礙者自立運動主張,以去機構、小機構化為原則 ,推動社會住宅擴大辦理,同時確保家暴安置機構無障礙通用設施。
在新住民年長者的照顧,小歐盟主張讓看護移工和長照人員雙軌制整合,修訂行政院《移工留才 久用方案》,將其中看護移工之「技術條件」改為照顧專業、多元文化及語言能力(不只是中文),制 度栽培看護移工成為具備多元文化語言能力之長照人員,並優先讓具多元文化背景之長照人員 服務相同原國籍之新住民年長者。
而在原住民族及部落照顧部分,小歐盟主張增設社區式長照機構,並結合地方創生政策,融合在 地特色和需求,實現不同鄉村、眷村及原住民族部落之「在地總體照顧」。而社區式長照機構需針 對不同軟體、硬體設施,如偏鄉及部落長照專車,定期舉辦「願景工作坊」,保障年長者和有需求 之家庭審議民主管道。最後,小歐盟認為資訊公開透明是最基本的知情權利,想更進一步提出要來保障兒童、障礙者、 年長者、多元性別族群、照顧者和有需求之家庭有穩定、制度化的意見表達跟參與管道。
台灣綠黨主張建構社區、優質、平價的長照服務體系: 以國家稅收支持並加上保險制朝向混合制度推動。公辦或準公辦的長照機構為服務的主體,且推動成立數額應達服務人口之半數的機構。
長照勞動者權益保障:建立「長照服務審議委員會」,透過多元民主審議機制,進行相關政策的討論與發展。同時進行,並設立「長照申訴評議委員會」、「性別影響評估與族群影響評估」來保障勞動者權益。針對長照互助合作社和外籍看護,我們鼓勵組成工會,正常勞資談判,確保其協商、爭議、團結權。
提高家庭照顧者及外籍看護的勞動權益:家庭照顧者及外籍看護應至少享有「週休一日」的頻率,以提高其工作及生活品質。
國家支出管理:將機構護理費用納入國家支出,逐步由國家直接聘用家庭聘用者(機構補助:家庭護理:外籍看護),個人護理補貼標準以機構護理成本為基準,以確保合理的護理支出和補貼制度。
肯定綠黨承諾推動多元民主審議機制、長照申訴評議委員會、性別影響評估與族群影響評估促進意見廣納,並支持照顧服務員及外籍看護組成工會爭取勞動權益。
時代力量、綠黨與台灣基進皆具體承諾,使長照政策過程納入多元觀點,監督政府公開透明。
時代力量強調住院、返家、在宅安老到安寧的整合性服務,並承諾督促政府建立公民參與機制、善盡資訊公開之義務。
綠黨承諾推動多元民主審議機制、長照申訴評議委員會、性別影響評估與族群影響評估促進意見廣納,並支持照顧服務員及外籍看護組成工會爭取勞動權益。
台灣基進則主張地方政府應搜集多元變項資訊,公開並建立各方反應意見的管道,政府應參考提出精進政策。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提到同志需求觀點納入長照機構評鑑,特別提及障礙兒童之長期照護,但未提及其他族群之多元長照需求、資訊公開透明的部分如何建立機制因應。
民進黨提出長照3.0,強化重度失能者居家與社區之持服務,包括晚間到宅照顧與夜間緊急服務、24小時的重度失能者支持服務,並將興辦公共住宿式機構,同時擴大既有服務,強調長照與醫療銜接,方向明確;民眾黨承諾推動長照保險、放寬聘僱外籍看護者可使用居家服務等長照服務、提供家庭照顧者現金補助;但民進黨與民眾黨均未說明各項長照政策具體目標值,亦未說明如何在決策過程中納入多元觀點,希望讓資訊更公開透明。
國民黨僅強調進行社會對話,親民黨僅表達支持公開透明,兩黨均未說明社會對話或公開透明如何如何轉化為實際可及、友善多元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