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初,我們的基本工資是20,008元,那經過八年八次的基本工資調整,到明年就有27,470元,月薪調整是37.3%,時薪調整是52.5%。可以看出,蔡英文總統對基層勞工的關心跟支持,而未來,我們將會持續完成最低工資立法,調高基本工資,改善不分性別的青年就業情形,也希望能夠藉此改變當前的勞動文化。同時,現在台灣的非典型勞工佔比持續增加,而女性也特別容易進入非典型的勞動部門,因此我們要強化非典型勞動在薪資、工時、休假、保險等基本勞動權利。
除了整體勞動環境的提升之外,我們也將持續推動友善職場,支持「雙就業,雙照顧」,其中將會修法推動友善育兒彈性工時與彈性請育嬰假(如得以小時或日為單位),使法定假期的請假方式更彈性,並且鼓勵包含父親在內的雙親都參與育兒分工,例如雙方都將得領有育嬰留停津貼的育嬰假請滿時,就可以額外獲得一個月津貼的鼓勵措施等,希望透過獎勵機制,平衡職場與照顧責任中的性別平等。
承諾強化非典型勞動在薪資、工時、休假、保險等基本勞動權利,並承諾將推動育嬰留職停薪彈性化、鼓勵包含父親在內的雙親都參與育兒分工(如雙方都將得領有育嬰留停津貼的育嬰假請滿時,可額外獲得一個月津貼),但未提出進一步改善低薪、降低工時的政見。
低薪、長工時是國安問題,本黨侯友宜總統參選人提出的加薪對策分兩部分說明:一是提高基本工資至33,000元,並藉此拉抬全體受雇者的薪水,為達成此目的,另一個手段則是「為勞工加薪、企業減稅」,鼓勵企業加薪,可享減稅優惠。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扣抵額將由現行的130%提高到200%;上市櫃公司如以稅後盈餘的百分之一為員工加薪,可扣抵營業所得額的150%。此外,企業為年輕人加薪,侯友宜主張放寬年齡限制,由24歲以下放寬至30歲以下;再者加薪扣抵額由目前的150%提升至220%。
不論是加薪,抑或促進職場與照顧家務分工,侯友宜總統參選人與本黨都贊同性別平等。以調降工時為例,侯友宜總統參選人主張以「增加有薪假」的方式,讓受雇者既可增加休息時間,同時還有收入。具體作法有:(1)行憲紀念日恢復為國定假日,五一勞動節全國統一放假;(2)將原本一年7天不給薪的家庭照顧假,改為3天有半薪;(3)現行的生理假皆屬病假,須扣錢,經修法自民國113年3月8日起,生理假一年有3天不扣薪,但侯友宜總統參選人為維護女性健康權益,更進一步將不扣薪的生理假增至6天。
承諾提高基本工資至三萬五,企業為勞工加薪即可抵稅,但加薪抵稅政見恐造成鉅額稅損,為確保政府進行重分配、促進平等的財政能力,應進行謹慎評估,否則恐造成政府對不平等現象束手無策的狀況。承諾以增加有薪假的方式減少工時,不過以國內勞工不扣薪休假日與國外之差距,此處增加之有薪假極為有限,且軍公教與受僱勞工享有之有薪家庭照顧假仍不平等,無法回應職場、家務負擔與照顧性別不平等現象。
承諾改革低薪高工時情況,促進家務分工性別平等。未來推動增加勞工家庭照顧假天數,並考量以保險形式給付休假期間部分工資,在減輕雇主負擔的同時兼顧勞工照顧家庭之基本生活需求。並且增訂以「小時」為單位的「親職假」,以方便家長出席學校親職日、處理兒童突發狀況等,友善勞工育兒需求。改善在既有傳統性別分工與社會氛圍下,勞工需要的長照與育兒照顧時間不足,惡化女性就業平權與勞動參與率之情形。
承諾改善低薪高工時現狀,提出具體作法但無具體承諾,例如新增家庭照顧假與親職假幾天、給付部分工資的比例,看不出如何達到「改善在既有傳統性別分工與社會氛圍下,勞工需要的長照與育兒照顧時間不足,惡化女性就業平權與勞動參與率之情形」目標,亦其他無改善低薪、降低工時的具體策略。
時代力量承諾將致力於持續改革低薪高工時之情況,並努力促進勞動職場與照顧家務分工之性別平等。
為此,時代力量已分從「提升有薪假日數與彈性」及「要求雇主落實友善職場」兩個面向提出相關法案或主張,期能建構安心懷孕及友善生養之環境,促進工作及家庭平衡,並確立受僱者及其配偶共同分擔養育子女之責任。
就「提升有薪假日數與彈性」,針對家庭生育之有薪假日數部分,時代力量所提之《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版本主張,應將產假由現行 8 週延長為 14 週、增加配偶陪產假為 7 日、提高產檢假至 7 日,增訂配偶陪產檢假 7 日,並應將家庭照顧假.由現行 7 天提高為 14 天,並將家庭照顧假改為有薪假,以鼓勵配偶雙方均應共同分擔養育責任。另,為保障及鼓勵家長參與其子女之教育事務,時代力量亦曾提案,要求《性別平等工作法》明定受僱者參與法律規定之親職教育事務,得請親職教育假。
此外,就提升請假彈性之部分.時代力量亦曾提案修法,主張受僱者為撫育未滿 6 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每天減少工作時間 2 小時或調整工作時間,而針對有關彈性親職假之部分,時代力量除已提案修法外,本黨委員更於今年 3 月 8 日在記者會上呼籲親職假應放寬以「小時」為單位來使用,且能用到孩子滿 8 歲。
至於「要求雇主落實友善職場」之部分,有鑑於當前依照《性別平等工作法》第 23 條應設置哺集乳室及托兒設施或措施的企業,其成長比例停滯不前,時代力量除將持續呼籲勞動部除應究明原因外,亦應儘速檢討現行獎勵補助措施成效不彰的原因,強化輔導與鼓勵機制,以推動事業單位全面落實性別平等友善職場,營造良好育兒環境。
而針對家務分工所導致之職場性別平等之問題,我們將一併參考歐盟今年 5 月 10 號發布的薪資透明度指令 (Directive 2023/970) 所揭示之作法,針對男女職場勞動條件差異之部分,敦促政府要求企業資訊揭露,說明有無合理根據並限期改善,否則政府即得據此開罰。
承諾改革低薪高工時情況,提出新增或增加多項有薪孕產照顧假(產假、陪產假、產檢假、陪產檢假等)、親職教育假等,並承諾具體天數,另有親職假、彈性工時安排放寬等具體承諾,亦承諾將要求勞動部落實友善育兒職場,但無其他改善低薪、降低整體工時之具體策略。
台灣基進承諾就降低工時,積極展開與企業/職業工會、各大企業對話溝通,支持讓全台勞工特休假比照《公務員請假規則》第七條之休假規定,在四年內優先完成修法,全體勞工皆能享有同等特別休假權利,作為降低全年總工時的第一步。
目前台灣勞動高工時、性別不平等仍見於勞動環境中。性別刻板印象與傳統性別分工,男性更容易符合「高度配合雇主加班」的「理想勞工」條件,以致於女性進入全職工作門檻更高,或難以加薪與升遷,惡化職場性別歧視。我們必須從維持收入、降低工時著手,才能支持男性成為家庭照顧者,並讓女性有相同的機會發展升遷,讓職業和家庭生活能兼顧,提高所有勞工的生活品質。台灣基進認為,增加法定特休假、減少工時,落實職場與照顧家務性別平等刻不容緩。
承諾維持收入、降低工時,僅台灣基進具體承諾四年內修法,消除受僱勞工與公務人員享有之特休假不平等的問題,作為降低年總工時的第一步。
親民黨願意與其他政黨在國會中討論相關法案,方向上支持性別平等。
同意並將致力於改善台灣普遍的勞動狀況。
鼓勵企業試辦縮短工時,依據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微型企業的規模不同,給予不同獎勵措施。
政策引導企業建立健康的職場環境:要求企業減少過勞才能加薪的作類別。舉例而言,公車司機難覓、雖屢可見薪資成長,但整體福利不足、常有各種內規被扣薪,以致仍普遍面臨缺工。政府應協助從企業內部改良司機的評鑑標準。
鼓勵企業對於親職或家庭照顧者雇員,提供友善職場政策,共同承接少子化時代的青年族群對托老托幼的需求。
家庭照顧與勞動政策如下:
育嬰留停者,雙親中首次首月申請者即可領全薪。有些行業(如軍職、業務)敘薪時分本俸及其他薪資來源,若以本俸計算育嬰留停補助金額額,會與實際收入落差過大,因而造成經濟上考量無法落實育嬰留停制。因此,這裡指的全薪遂以該投保單位給付申請人前一年的平均月收入計算(包含加給與獎金),鼓勵雙親平等參與育兒。
新增親職假,生產後回到職場能彈性使用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因應照顧家庭的各種需求。
新增帶薪親職教育假。如學校或家庭教育中心要求家長進修,家長得請假提升育兒知能。
勞動教育向下紮根,提升勞動意識,包含薪資平等、職場性平、性騷擾防治等。要求企業確保員工了解職場歧視的反應 管道。
研擬家務勞動有薪制度,重視育兒家務的價值,讓每個人能自在選擇工作或照顧家庭,不因薪資差距而被迫選擇照顧家庭。
提出縮短工時的具體策略,如鼓勵企業試辦縮短工時等,並承諾改革育嬰留職停薪制度、新增彈性親職假、有薪家庭照顧假、帶薪親職教育假,僅小歐盟提及以勞動教育以強化勞動權利意識,建立家務勞動有薪制度。
【建議與對話】
提高育嬰留職停薪第一個月津貼的作法,鼓勵父親請「較長」、「較多」育嬰假的效果可能有限,現狀即育嬰留職停薪期間超過六個月者,女性為多;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未達六個月者,男性為多的現象,若育嬰留職停薪第一個月津貼可領全數收入,確時能鼓勵父親至少申請一個月育嬰留職停薪,無法改善「六個月有津貼」以及「無津貼」期間多數仍是女性在請的情況。
家務勞動有薪制度是兩面刃,端看如何設計,例如財源(家屬或政府),不同財源牽涉到家務勞動者的收入來源是依靠其他家屬,或依靠公民身份。若財源來自其他家屬,則不同家庭之間階級差距,可能導致家務勞動者收入有差距,且恐有強化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的疑慮,須留意;若財源來自政府,未來財政能否負擔,亦須謹慎評估;此外,若要確保家務勞動者之薪酬與一般勞動者無差異,則須計入大量待命時間(包含半夜)以及相應的薪資(含加班費)給付額度,而家務勞動者之工作範圍、分工協商方式、休假與休息,是否需要立法規範,法制是否比照一般勞動者,以保障其休息權,恐也將是重要議題。世界各國均無完整家務勞動有薪制度,即便平均稅率超過50%的國家亦無,在保障家務勞動者薪酬與一般勞動者無異的前提下,財源從何而來、如何永續,如何能打破而非強化傳統性別分工,整體謹慎評估考量。
除了增訂假別外,為了正視女性和青年之非典型就業現狀,以及動物權利和多元家庭型態,小 歐盟亦主張要修訂《性別平等工作法》,讓家庭照顧假能涵蓋到非典型勞動者和實習生,並以中央 函釋讓「家庭成員」認定則應涵蓋非同住親密伴侶和同伴動物。
另外,為保障青年照顧者並協助非預期懷孕者升復學,《性別平等教育法》亦應增設高中以上之家 庭照顧假,不可扣分,具有補考資格。同時修正《高級中等教育法》42條和《大學法》26條,除了現 行懷孕、分娩和照顧三歲以下的子女外,讓照顧長輩和家人的學生也能延長修業年限。
台灣綠黨將致力於促進勞動職場與照顧家務分工的性別平等。
多數政黨認為低薪高工時需要改變,但解方集中在新增或增加現有孕產照顧假別,或提高給付,僅台灣基進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提出降低整體工時的具體策略,其他政黨皆未提及。
所有政黨中,僅台灣基進具體承諾四年內修法,增加受僱勞工特休假,與公務員享有之年假拉齊,作為降低年總工時的第一步。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除提出如增加親職假、家庭照顧假、帶薪親職教育假、育嬰留職停薪彈性化,亦主張鼓勵企業試辦縮短工時,依據企業規模,給予獎勵措施,並透過勞動教育強化勞動權利意識。
除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時代力量與民眾黨亦提及增加家庭照顧假,不過,僅時代力量明確承諾家庭照顧假改為有薪假。
時代力量關於孕產照顧假(產假、陪產假、產檢假、陪產檢假、家庭照顧假等)的承諾最為具體,分別列出個假別天數並明定有薪,亦主張放寬減少工時規定、育嬰假彈性化,承諾監督落實友善育兒職場,但未提出降低整體工時的策略。
民進黨除承諾推動育嬰留停薪彈性化,並承諾鼓勵雙親育兒分工,如雙親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皆領完,可額外多領一個月津貼,但未提出降低整體工時。
民眾黨承諾增加家庭照顧假與親職假,但沒有具體內容(天數、給付部分工資比例),同樣未提出降低整體工時。
國民黨承諾提高基本工資至三萬五,企業加薪即可抵稅,但並未評估效果及稅損之額度,增加之有薪假十分有限,其中家庭照顧假只願意承諾3.5天有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