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廣達游藝獎
今年的比賽與以往不同,拉成了3個階段,從初賽、複賽,一直到決賽.
初賽碰到策展前,因資料不多所以還算有時間.
但複賽公告後就跟展覽撞在一起了,整個展覽期間忙著接團體導覽,只能一直擱著放到連假才開始專心衝刺.
但實在是太錯估形勢了,原來從沒有到有,加上今年的單元比去年還要多,就這樣5天的連假整整寫了4天,還熬夜2天做影片,一整個覺得體力快不行,哈哈!
但也證實,我們的課程真的也不錯,從初賽進到複賽,今年一樣要到台北進入決賽了!
但今年的比賽對我來說,心態卻有很大的不同.
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其實心裡暗自下的決定是,這是最後一年參加廣達游藝獎了.
接了4年的展覽,也參加了4次,除了第1年沒有進決賽,這已經是第3年進入決賽了.
每年的做法其實都相同,想要全校小朋友參與,想把美感教育放到小朋友的生活中並設計各式各樣的單元讓小朋友體驗.
但每年的比賽總是取決於評審的喜好,花了3年時間運用同樣的方式想要將美感教育普及化,如果這樣的方式無法引起評審的共鳴,那麼再參加幾次結果都會相同.
既然不打算迎合評審的喜好,還要賭哪一年遇到的評審會喜歡我們這樣的方式,那麼也沒有必要繼續耗下去了,就往我們自己的方向前進吧.
也因為抱著最後一次參賽,心情格外輕鬆.
捨棄了去年的創意報告方式,反璞歸真,就用念稿的方式,也讓大家的壓力不要那麼大.
比賽前利用很短的時間做練習.
作品佈置.
作品展示並沒有很多,猜想評審應該會先看過我們的網站吧?
(但後來從複賽評審的意見裡,我想真正會進來看看我們做了些什麼的評審還是不多吧!我想.)
正式比賽囉!
為什麼要特別照這張,因為播放的影片裡,正在說去年宋代尋寶記,我們運用了積木與科技的方式來融入教學.
(但其實這也是去年被評審認為我們太遷強,虛耗了教學時數的部份.)
比賽前大家認真的模樣.
抓住空檔,趕緊照相!
我們真的是很棒的一群團隊喔!為了學校的孩子而努力著,希望帶給我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收穫!
最後一次參賽,未來不再參加遊藝獎了,以後應該會很難有機會遇到佳晏經理,把握時間也照個相.
(偷偷說,很喜歡跟佳晏經理聊天喔!哈!)
照慣例,比賽結束後的"點點心"時間,哈哈!
後記:
今年的比賽專心在問答上,所以不像去年有肯定的部分,但因已經沒有很在意輸贏與得失心,所以倒也還好.
只是面對評審的詢問,還是會有些受挫吧!而我想,繼續拿到佳作應該是不意外的.
似乎每年的問題總結到最後,年紀的差異性就不見了.
每年都要告訴評審,我們的對象是國小學生,要面對的有1-6年級,不像國高中生能獨立自主思考,設計教學單元.
如果要學生策展或是要學生因為展覽主動發展相關創意的教學課程,那麼就不應該是教學創意獎了.
究竟設計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還是老師?這真的有點弔詭了.
校長說得很好,課程設計本應該是為學生設計好課程,而不是讓學生去設計,尤其我們的對象是國小學生.
但我卻被問了兩次,有哪些是學生反思後設計的單元.
去年許多課程被評審認為是硬拉進來的,要重視課程不要是活動,但今年在看許多學校,卻也出現相同情況,只是就不知道今年評審的喜好了!
(早知如此,我們愛的拼圖計畫應該可以多說一些,而不是被我省略了.)
很多細節就不想再提了,只能說聽完所有的報告以及評審的詢問,其實真的有點錯亂.
在我們的教學單元中被反對的問題,卻是其他學校被詢問為何沒有這樣做的.
參加了3年,老實說,我還是不知道我要比的是什麼?
模糊的理論大論調我們都會說,究竟是要影響多人,還是只是菁英教育?
是要遙不可及,還是可以提供給外校做參考?
而所謂的創意,為什麼一定要靠反思才能達成?
我修正問題與困難的速度太快,如要問有什麼問題與困境,我也很難回答,難道真的不能都沒有問題嗎?
嘗試各種方式不就是不斷修正往前走,為什麼一定要一直反省檢討呢?我不可以一直往前走不要回頭嗎?
每年不同的展覽,每年不同的課程設計,其實4年下來只有1個教學單元重複,這4年來不斷在搭配展覽設計新的課程,不斷在設計新的闖關活動讓更多孩子參與,也不斷在累積孩子生活美感,努力把美感教育普及化,我的對象是全校而不是少數人啊!
都已經教書將近20年了並非菜鳥,要如何達到教學目標並不困難,在不同立場很難理解我們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想,我也很固執地在我的想法,不想接受評審的建議,哈哈!
參賽的各組都很認真在教學,不會覺得我們非得要有前幾名不可,比我們認真的學校也很多,每個團隊都很值得被鼓勵,真的,說過已經預設是最後一年參賽,也不會有太大的得失心.
所以說這麼多也不是怨言,只是真的駑鈍在我不知道我究竟要跟別人比的是什麼?比創意?比誰玩的大?比誰讓學生設計教學單元?比誰的學生反思成長比較多?比誰的學生成果比較厲害?
所以花了3年時間,來確定我還是不知道要比的是什麼?如校長說的還是錯頻,真的是可以結束囉!
老實說,報告後下台的心情雖不在意輸贏但有些沉重,因為每次都像回到原點,感覺我們好像做得很不好,這種感覺即便在比賽完後再回想,還是覺得一整個是被否定的,讓人沮喪.
可是,在寫後記的同時,回頭再看了一次今年的簡報,還是不覺得這樣的方式不好,我們真的很認真在讓美感教育生活化與普及化.
我想,如果還要繼續做,我也還是會用這樣的方式,繼續讓全校師生都可以參與而非只是少數菁英教育.
在跟校長聊到這塊時,校長說信義房屋全民社造活動的方向相對的明確多了.
真的,起碼在參加完全民社造活動的比賽時不會質疑起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很清楚的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甚至在頒獎的會場是被那氣氛感動的.
所以,決定了方向,那麼也就不需要依靠評審來給予肯定,不需要在每回比賽完總要質疑起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不需要再因此沮喪很久.
我們的肯定應該是來自於親師生,以及參與活動的所有人.
就讓廣達游藝獎在今年畫下句點吧!
回歸當初接展覽的初心,「如果不能帶學生到美術館參觀,那麼就把美術館搬回學校吧!」
認真的繼續將藝術教育扎根吧!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