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13/9/16 上午 02:57:20
101年9月28日 文/曾秀玲 國語日報
我是學校兼任的輔導老師,曾輔導過一個亞斯伯格症生,以下提出互動經驗分享。
從了解中找方法
由於那個孩子不善於表達,在輔導過程中,我們較少言語互動,大多是我單方面的陳述。雖然如此,但我會請教他班上的導師,以了解孩子近況,並藉機知道他各 方面的表現。例如,他在媽媽生病時,會很體貼的幫忙做家事;我除了請導師適時給予鼓勵外,也會在輔導時間特別肯定他的好行為,以增強他正向行為的動力。
這個孩子很有創意,他會無師自通的用紙折出恐龍造形,也會利用幾塊積木自己想出許多玩法,他更有繪畫天分。我曾經建議他:「你下課後,可以找同學一起玩 自己發明的遊戲。」但是,他只是搖頭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在人際互動有退縮的情形,是亞斯伯格孩子很典型的徵狀之一。
架設友善橋
升上了五年級,學校重新編班,這個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與導師、同學也經歷了一段艱難的磨合期。幸好他的導師相當用心,不僅耐心的了解亞斯伯格症,更在他有情緒時,試著幫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想法,並開導他「如何說明自己生氣的原因」,教他適切的表達。
另外,導師也為他與同儕之間搭起了「友善了解的橋梁」。於是,當這個孩子發脾氣時,同學們都知道得儘量避開,不與他發生衝突,讓導師與相關人員(如輔 導、學務教師)介入處理。當他的情緒風暴結束後,導師也向全班學生說明原因,進行「了解亞斯伯格症」的機會教育,也協助其他孩子學習尊重和理解他的情緒。
最重要的是,由於這個亞斯伯格孩子很在乎自己給人的觀感,因此,導師搭配課程設計活動,讓他有機會發揮所長,使同學能夠肯定他的能力。例如,班上負責朝 會的品德教育小劇場演出時,讓他表演不用出聲說話的警察角色,以動作詮釋;舉辦跳蚤市場時,讓他負責畫宣傳海報;戲劇演出時,讓他繪製幻燈片,並負責全程 播放。
還有,每次狀況發生,都是亞斯伯格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同儕以行動表現理解、接納的良機。
例如:在戲劇公演 前一個月的排練中,他都很認真的配合,但某天天氣燠熱,他發了脾氣,把幻燈片到處亂丟,並扯下布幕。面對這樣突發的事件,一起排練的同學們懂得安靜的退到 一旁,讓導師以溫和、平靜的口吻先同理他的感受:「你是不是累了?天氣很熱讓你受不了,沒關係!我們也有相同的感受。你先休息一下,好嗎?」(當亞斯伯格 孩子發脾氣時,如果沒有直接的危險,最好等他稍微平靜,再安撫。)隨後,導師詢問他,需不需要有人協助,如果覺得情緒不舒服時,班上有同學可以協助他。最 後,這孩子表示自己會控制脾氣。果真直到連續六場公演完成,他都很盡責的做好分內工作。
同學對他有沒有另眼相看?其實,一個平時很難表達感受又易怒的人,能夠在一個月中自我克制,與大家同心協力的合作,完成公演任務,這使得同學都很佩服他。而長期置身在友善、被理解的氣氛中,他將更有信心與同學合作,面對未來挑戰。
請提供亞斯柏格孩子與同學一同完成任務的機會,讓他發揮長才,也讓同儕肯定他的能力,如此透過更多孩子的輔助,他將在團體的友善互動中學會克制情緒,成為更優質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