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為倉廩之官

「脾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倉廩之官即管理穀倉的官。脾屬於土,土是變化生長萬物的根本發源地,一切生物都依靠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來養活,人依靠脾胃消化食物,運送全身。西醫對脾不太重視,只當它是胃附近的一些淋巴組織,但中醫卻稱「脾為後天之本」。 

「脾」右邊是個「卑」字,意思是「脾」就像人體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中的「婢女」一樣,但是它對人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脾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承擔著把胃腐熟出來的全部精華上輸於心肺,所以脾這個「婢女」雖然做的事情很瑣碎,但「婢女」一旦生病,沒有人做飯及送飯了,五臟六腑就因沒有飯吃而癱瘓了。 

脾屬土,「土爰稼穡」、「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土為萬物生滅之母。「爰」有受納的意思,「稼穡」,泛指收獲的穀物。由此可見,脾具有生化、承載、受納食物的能力,人要「吃得下」、「便得暢」,就要靠健康的脾胃。在思維方面,「土」代表人的寬容及接納他人的量度。你要把脾視作一片大土,所以才有「運化」的效果。

 

 

脾主運化 

「運化」有運輸及轉化的意思。食物被胃及小腸吸收後,其水穀精微由脾上輸心肺,再由肺送達全身,這過程稱為「升清」。 「升清」是一個反地心吸力的動作,必須由脾的陽氣推動。 若脾功能(陽氣)旺盛,氣血生化之源便會十分充足,故脾為後天之本。如脾胃運化失常,會出現肌肉無力,面部及肌膚偏黃無光澤,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要「運化」暢順,除了納氣外,吃澱粉質豐富食物(如馬鈴薯,芋頭等)效果亦不錯。

「運化」的「運」似乎對身體沒有直接的效益,但其實它的效益比想像中大,它能把五臟六腑連成一體,互補長短。我用一個比喻:中國建造了一個把整中國聯成一體的交通網,又建一個快速的互聯網,但政府沒有大量投放資源至賺錢的公司,卻大量依賴民間資源賺錢,結果中國經濟就起飛。在人體也是這樣,脾功能好,五臟六腑相生相克也能順利完成,身體也健康起來。

脾又可「化」水液,脾在其他臟腑配合下,把有用的津液運至身體各組織,又把各組織用後的水液運至腎臟,化為尿液,排出體外。如脾運化水液失常,會導致水液停滯體內,嚴重者會出現心包積液、水腫等。「化」又可解作消化,把食物轉化為人體需要的東西。

 

 

脾主統血 

脾氣能使血液正常運行於血脈內,也能調節全身的血量,肩負着過濾血液的職能,除去死亡的血球及吞噬入侵的病毒,所以脾也是負責人體免疫的器官。如脾的陽氣不足,脾不能統血,人會有皮下出血、便血及免疫下降等症狀。

如果氣血不足,會手腳冰冷,因為脾氣沒有力量推動血到達末端,所以不要常常吃生冷食物,以免削弱脾胃「運化」功能。馬鈴薯(即薯仔)是一種平價的食物,它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如脾氣虛弱,經常腳冰冷,可不防一試。

 

 

脾主肌肉 

肌肉及四肢之所以能活動,靠來自飲食所化的陽氣。這種陽氣雖為胃中飲食所化,但必須經過脾的轉輸才能使陽氣達於四肢。在脾氣健運的情況下,全身得到充分的營養供應,四肢活動就有力。若脾氣虛弱,便會出現肌肉瘦弱及四肢無力。我認為脾氣隹即可抗衰老。

 肝屬土,土是供應植物的媒介物,所以在人體是肌肉,肌肉是藏血管及骨骼,是氣血的重要通道,故不要看低它的重要性。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口腔與脾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若脾氣健運,則味覺正常而能辨五味﹝酸、苦、辛、甘、鹹﹞,唇色亦紅潤光澤。若脾失健運,便會出現口中乏味、唇色淡白等症狀。

「開竅」這名詞在其他臟腑也出現,我十分重視,因為它代表五臟與外的溝通出入口。我們無法了解生命的奧秘,但我肯定大氣有一些人未知的微元素,經過這出這入口,影響人類的生命。所以出現「天人合一」、「氣功」等的理論,當然這些都不是以脾為中心,它都以人整體論述。我在此說明是因為睥主「運化」,「運」就是溝通,「化」就是把微元素轉化成人體所需的物質。


脾胃互為表裡 

脾胃互為表裡,兩者關係密切,互相依存,脾主升,胃主降,若脾氣不升,胃氣則不能降。人體內的消化工作主要由脾胃協調完成。 

胃為水穀之海,即胃主受納食物。食物入胃,必經胃的磨細及加入津液,使食物呈糜粥狀,再在進一步將腐熟水穀下傳至小腸,小腸泌清別濁,由脾吸收食糜營養,再將其所餘糟粕,下傳至大腸,變成糞便,便這是攝納與傳導過程。脾代表消化吸收等功能,實際等同西方醫學的小腸功能。但中醫的脾並不等同西方醫學的小腸,因脾有其他消化以外的功能。 

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常按摩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胃俞及脾俞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