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霸凌陰影 重建生活

   「校園霸凌(bullying)」又稱為「校園暴力」,指的是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專指孩子之間進行惡意欺負的情形,這可說是一個全球化的校園議題。

   近幾年來,由於教育部的大力宣導,學校教師在努力「防制校園霸凌」同時,也增進了對霸凌事件的敏銳度以及判斷力,會主動留意「同學嬉戲打鬧」、「彼此開玩笑」的適切度。因此,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也成為導師或任課教師另一個關注的學生活動。

霸凌受害者的困頓

   特殊學生因為身心障礙形態的差異,常會成為同儕言語霸凌或關係霸凌的對象。特別是青少年階段的身心障礙學生,常在週記或是言談中表現出對學校生活的失望,無奈甚至厭惡的情緒或想法。而拼湊這些現象的,是一群充滿無力感的孩子,他們大多因為同儕關係不佳,課業適應不良,導致在求學階段或多或少都曾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霸凌對當事人造成傷害,無論是對自我概念或是人際交往,都有深遠的影響;即使受霸凌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流逝稍稍沖淡,但對受害學生的心理或精神層面的創傷,會持續在自我概念及人際互動模式中發酵。

◎分析長期人際脈絡

   在教育現場可以看到,一些受到霸凌的身障青少年,在人際互動及社交技巧上,與同儕有顯著的差異;他們並非在「此時此地」受到霸凌,許多個案是從國小、國中階段,就一直遭受同儕惡意欺負。因此,要處理這群特殊學生的問題,了解他們的人際脈絡,是重要的切入點。

   首先,教師最好能夠釐清受霸凌學生的人際互動技巧是否有不當之處,這是積極介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從客體角度來看,受霸凌的特殊生常會堅持某些不適當的行為模式;長久以來,他們慣用這種方式來維繫情感連結,害怕若不這麼做,將再度面臨無助、孤獨或恐懼的情境。

   例如,有些身障的霸凌受害者,讓同儕覺得行為很「白目」,自我感覺良好,特別是當教師或掌權者對他們有所照顧,往往使這些學生成為同儕眼中的「報馬仔」;雖然,他們從這種依附關係中,獲得特別的注意或讚賞,卻增強了行為的負面效果。如此一來,同儕將與他們更加疏離,導致一有機會,就會遭到各種形式的霸凌。

◎重建人際關係

   在協助霸凌受害的特殊學生處理當前的人際問題時,必須先了解個案的溝通互動模式。在輔導過程中,透過遊戲或戲劇表演的方式,提供一個安全、支持與接納的環境,讓他們能夠重現人際互動的歷程;在活動引導時,教師須特別聚焦在「此時此地」的表現,換句話說,要儘量使個案重現自己與他人重要的關係,以便找到問題徵結。

   其次,輔導者要試著引導個案在角色扮演的歷程中,體驗不同的人際互動經驗,讓他們透過再教育、再學習的方式,把較健康的人際因應模式類化到日常生活中,並用來疏通人際障礙,擴增良好人際互動的基礎,進而重新建構人際關係,以獲得親近、分享、相屬及支持等友善的感覺。這樣的歷程稱為「矯正性的情緒經驗」。

   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生活環境習習相關,從這個觀點來看,提升曾遭霸凌侵害的身障生的人際互動技巧與社會知能,將有助於個案調整不當的人際互動模式,而有更大的能量來重建人際關係,並將矯正性情感經驗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舊有衝突,走出人際困境。如此,才可能降低霸凌事件的負面影響,使他們遠離創痛。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特殊教育」專刊-10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