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因應 108 課綱的課程願景,「適性揚才、終身學習」,而生的彈性學習課程。
各高中會發展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通常在高一、高二皆會在彈性學習課程時間安排 2~3 節的自主學習課程,高三則通常為衝刺學測的自習時間。
一般高中班的學生在畢業前至少須完成 18 小時之自主學習,並接受指定老師督導。
自主學習之所以被格外看重,是因為快速變動的社會下,知識的淘汰速度大增,若無自主學習的能力,多數人皆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
此外,自主學習亦是讓學生持續探索未知領域,進而找出熱情,發展出潛能的方式之一。
在執行一項自主學習計畫時,不但將同時培養學生自行尋找答案,「獨立思考」的能力,亦可發展「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等重要的軟實力。
一是在開始計畫前的「自主學習計畫」。包含「學習主題」、「執行方式」、「執行地點」、「 預計的成果呈現」等。
二是「自主學習之學習成果」。此項則應以書面報告方式呈現,會包含「實際作品」,和「過程反思」等。
「好的自主學習計畫書」,應扼要清楚的說明學習動機、實行方式、預期的學習目標等,好的自主學計畫應能讓每個計畫步驟,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好的學習成果」,則應把重點放在突出自己的反思過程,除了對整個主題的了解外,整個學習過程,哪裡可以再做更好,哪裡可以再更深入挖掘,都是可以凸顯自己能力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