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造幼青銀都能好好生活的公共空間!
#市有閒置空間資訊公開與活化利用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
#四維溜冰場旁遊戲場
#公園維護與管理
市有閒置空間資訊公開與活化利用
2020年工作成果
財政處開始進行市有閒置空間盤點,並承諾未來建置資訊平台公開資訊並研擬活化利用機制
邀集「台北市是有閒置空間查詢平台」推動者、本市財政處、本市產發處青年事務科、基隆市民及關心此案的議員辦公室,針對整體活化政策及平台內容進行意見收集和討論
市有閒置空間的資訊公開和活化利用一直是我關心和推動的議題,我從2019年開始就多次在議會建議和提案,2020年我分別於第三次定期會及第7、8次臨時會提案,並於決算審議時提出討論,希望財政處開始針對市有閒置空間進行盤點,並參考台北市的做法將資訊公開,再進一步規劃開放提案進駐及活化利用。
資訊盤點:財政處回覆於2020年8月24日函頒「基隆市市有公用閒置土地及建物清理利用計畫」,並於2020年8月31日發函請市府各單位盤點閒置土地及建物。盤點後將對個案陸續辦理會勘,研擬活化利用方式及建立處理機制。
建置資訊平台:財政處回覆未來規劃建置「閒置市有不動產活化利用專區」,經評估無公務或使用計畫之閒置市有土地或建物空間資料定期更新上傳至該專區,提供民間參考與申請利用。
媒合市府與民間社群、市民意見收集:2020年12月27日舉辦「『好市有閒置空間,不開放嗎?』基隆市有閒置空間開放的第一步:從『北市市有閒置空間整合查詢平台』推動經驗談起」講座及交流會,邀請「台北市是有閒置空間查詢平台」推動者們分享推動經驗,並邀請有空間需求及關心空間活化利用的市民、團體來分享經驗及提供意見,同時邀請財政處、產發處及議員一同參與。
未來,本辦公室將會持續協助財政處與民間社群合作,並協助資訊平台及活化利用機制的建立,邀請關心的朋友一起來監督、討論和交流!
對於政策討論、平台期許內容請參閱:https://npptw.org/4JSnXV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
基隆安樂區大武崙地區的住宅和人口非常密集,少有大型、運動公共空間規劃,也讓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的規劃成為大武崙人和許多愛好公園、運動市民殷殷期盼的重大施政。
目前大武崙運動森林公園第一期工程已經動工,而第二期工程費用為3,100萬,2020年進行規劃設計,預計2021年開工,內容包含親子戲水區、共融式公園、極限運動場和步道等等設施(詳細內容請參考教育處網站大武崙工程專區:https://npptw.org/I4w9u6 )
2020年工作成果
要求教育處網站設置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專區資訊公開,教育處已設置公開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開放前試玩,提案獲議會通過,教育處亦允諾執行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第二期工程參與式設計機制,教育處將於2021年勞務採購預算中設定
我從上任前便積極關心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的規劃,並參與此公園的公聽會及說明會,2019年3月我就在議會提案提案大武崙運森公園建置資訊公開平台,並持續監督,但一直到2020年5月22日我在市長施政總檢討時再次檢討後,專區才終於上線了!
詳細內容請參閱:https://npptw.org/LHzN2c
我也在第三次定期會業務報告時要求教育處在第一期工程完工開放前應邀請周邊居民來體驗試玩,並將其回饋意見納入改善,並提案於大會通過。第三次定期會市長施政總質詢時,我也特別和市長討論大武崙森林公園第二期的市民參與機制,並要求前期參與機制、召開地方說明會及使用者意見確實反映於設計。市長承諾我,教育處將參考都發處進行中正公園的模式、檢討經費,並評估如何把前期參與機制和活動設定在規劃中,參與機制會發生在設計圖出來之前,而地方說明會也一定會召開。
詳細內容請參閱:https://npptw.org/Yn1IuL
四維溜冰場旁遊戲場檢測與改善
四維溜冰場旁的小型兒童遊戲場(基隆市安和一街137巷4號旁)遊具更新改善案,是2020年陳薇仲議員建議款參與式預算「百萬預算・我們決定」中,全安樂區票選第二名的提案。
2020年工作成果
完成現有遊具CNS安全檢測
進行遊具更新及遊戲行為問卷調查
將意見收集結果及需求提交市府
2020年已經執行完現有遊具安全檢測──除常見安全距離不足外,遊具本身的設計也多處不合規、有安全疑慮,因此要執行拆除。本辦並於2020年11月23日至11月30日蒐集周邊居民遊具更新及遊戲行為調查問卷,共收到超過100份的有效問卷,並於年底將意見收集結果分析與更換新遊具與周圍座椅需求提交,預計於2021年與安樂公園一起進行招標及施工。
詳細內容請參考「百萬預算・我們決定」網站:https://npptw.org/nE04ZG
公園維護與管理-社區參與式公園
2020年工作成果
都發處啟動綠資源盤點,將視盤點結果,針對老舊鄰里公園優先納入社區參與式公園改善
都發處已完成《公園巡查及修繕作業流程》,2公頃以上公園會由公園班兩次巡查並進行必要改善
2公頃以下鄰里公園由區公所管理,2020年至2021年皆些微增加維護經費,都發處公園科也會分享相關維護管理經驗
除了積極建置共融公園或特色公園,基隆大大小小的公園一直有難解的問題──維護經費與人力不足之長久問題。因此我於2019年第2次定期會總質詢提到公園維護的議題建議,並於第7、8次臨時會明確提案──建請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與民政處、各區公所合作,評估公部門與民間合作「社區參與式公園」之可能。提供市民參與公園維護的知識與資源,促進社區凝聚並提高公共空間品質。
基隆市的大型公園和鄰里公園長久以來欠缺固定的維護經費與維護人力,導致設施損壞、環境難以維持等問題,進而降低公園的使用率。這幾年來,基隆也開始有特色公園、特色遊具的出現,後續維護管理工作勢必將增加。我在定期會與臨時會中建議都發處、民政處和各區公所合作,參考國內外公園、社區公共空間維護案例,如台北市「績優鄰里公園暨永續經營公園」表揚制度以及英國倫敦Camden的KilburnGrange Park(社區參與式公園)與荷蘭EVA-Lanxmeer永續社區等,與基隆實際公園經驗維護比較,評估基隆市公部門與民間合作「社區參與式公園(包含設計規劃、工程施作及維護管理計畫)」的可行性!
當然,目前基隆還在摸索公園的「參與式設計」,還需要一些時間進展到「參與式維護」。不過基隆市都發處公園管理科目前已完成《公園巡查及修繕作業流程》並成立公園班,由公園班的同仁每天兩次依照此SOP進行公園巡查並回報案件後,由科長或承辦人現勘或派工,依案件是否為緊急案件及其內容,決定是由開口合約、委外廠商處理,或是公園班自行處理公園維護案,提升公園品質。
「參與式維護」以及前期的「參與式設計」都是提升在地居民對於公共空間認同感,並凝聚行動的重要引導。針對相關議題都發處也正在發展機制,目前都發處公園管理科也希望將相關的機制與經驗盤整成完整的協作制度,提供給各區公所向下做完整的里鄰公園規劃與維護。
詳細內容與討論請參考:https://npptw.org/A7J5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