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民國67年6月畢業於臺北市大安高工建築科,72年於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系畢業,74年退伍後,服務於國立臺灣大學慶齡工業技術研究所與新亞建設股份有公司,76年2月起擔任教職,先後服務於開南補校建築製圖科、新北市豫章工商建築科。
民國78年12月結婚,妻子在開南補校教書時認識,目前服務於新北市國中,兩位女兒皆已大學畢業,目前已有穩定工作。
民國79年2月,進入臺北市惇敘工商建築科服務,歷任導師、建築科主任、教學組長、註冊組長、實習組長、教務主任、圖書館主任、總務主任等9個職務。行政工作合計27年。擔任教務主任時,成立綜合高中、規劃教育學程實習、辦理全國技職教師乙級訓練與技能檢定;擔任圖書館主任時,成立網頁專題研究社,同時兼任新聞聯絡人;擔任總務主任時,完成全校建築物之建築執照、使用執照與產權登記。
民國89年9月,因致力於教學研究創新與技職教育推廣工作,獲得長官肯定,獲選為臺北市技職教育類「特殊優良教師」,並於當年教師節接受「全國師鐸獎」表揚,為惇敘工商第二位榮獲師鐸獎的教師(第一位為李繼來校長)。民國91年6月,以全校第一名成績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畢業。
在教學工作上,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潛能,我期望學生都能快樂成長,我經常告訴學生:世上沒有運氣不好的人,只有努力不夠的人,與其等待機會,不如自己努力。在教學工作上,我常抱著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的信念,與學生一同成長。
我在建築科主任任內,積極輔導學生參加乙級技能檢定,近年已有超過200多位學生獲得「電腦輔助建築製圖」或「建築製圖應用」乙級證照。我亦已於103年12月獲得「建築製圖應用」甲級證照(全國第一張)。
我喜歡跑步,102年6月完成初半馬(21K),次年2月完成初馬(42K),從此我開始在各地參加馬拉松,包括金門、馬祖、澎湖、蘭嶼、綠島、合歡山、太平山、都有我的足跡。我已完成106場馬拉松,累計4萬2千公里,若加上平日的練習,總里程足足可以環島5圈。
參加馬拉松,我喜歡在艷陽下流汗的感覺,喜歡在大雨中奔馳的暢快,享受堅持到底跑回終點的喜悅,每當我做事遇到困難時,我常在想:「我都可以跑完一場馬拉松了,世界上還有什麼困難的事?」
從第一場馬拉松開始,我已跑四年了,旅行台灣各地,到過許多自己從未去過地方,如果沒有馬拉松,我的視野不可能如此開闊;如果沒有馬拉松,我可能不會學習堅持;如果沒有馬拉松,我的體能可能不會如此好。如今,我用跑步增強自的體力,我用自己的雙腳旅行台灣,我用眼睛看遍台灣的美景。
每當我堅持到底,返回終點時,那份喜悅,常會掩蓋身體的疲卷,如果問我42.195公里的人生縮影,讓我體會到了什麼?那就是「只要不放棄,將會發現自己的極限是無限的,我永遠可以超越昨天的自己。」我曾看到一位跑者衣服上面的一句括:「與人生相比,馬拉松又算什麼?」參加馬拉松,讓我學到了很多,馬拉松就是人生,包含著辛酸甜苦辣,有痛苦亦有歡笑,只有品嚐過的人,才可以體會。
我始終相信,夢想不能選擇簡單的,否則它不能稱為夢想,馬拉松就與與自己身體對話,與他人分享經驗,在彼此的加油聲中,聽見自己的呼吸聲,用自己的腳步,感受台灣每一吋土地。
跑馬拉松需要意志力,速度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跑完全程」。在學校上課時,我常會將自己參加馬拉松的精神與同學分享,凡事都應「確定目標,下定決心,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馬拉松是一場濃縮版的人生,認識自己的人生,是一種挑戰、一種堅持,只要方向對,就算腳步再慢也能完成。
每當我堅持到底,返回終點時,那份喜悅,常會掩蓋身體的疲卷,如果問我42.195公里的人生縮影,讓我體會到了什麼?那就是「只要不放棄,將會發現自己的極限是無限的,我永遠可以超越昨天的自己。」我曾看到一位跑者衣服上面的一句括:「與人生相比,馬拉松又算什麼?」參加馬拉松,讓我學到了很多,馬拉松就是人生,包含著辛酸甜苦辣,有痛苦亦有歡笑,只有品嚐過的人,才可以體會。
我始終相信,夢想不能選擇簡單的,否則它不能稱為夢想,馬拉松就與與自己身體對話,與他人分享經驗,在彼此的加油聲中,聽見自己的呼吸聲,用自己的腳步,感受台灣每一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