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覺得人生有兩件痛苦的事,都和睡覺有關。第一是在冬天早晨被媽媽從溫暖棉被中拖出,頂著冷颼颼的寒流上學,真是一步一淚;第二是難得一個好夢,夢到坐在一餐桌前,上面擺滿了自己最愛吃的冰淇淋、蜜餞、巧克力,正要伸手品嚐時,突然夢醒了,小小心靈的傷痛、不甘、哀怨、懊惱,自不在話下,少不得悲從中來,大哭了起來,彷佛整個世界都對不起我。
從小就已體會好夢難圓,感受現實生活的痛苦,所以學會賴在床上喊:「不要叫醒我!」當然,那只是小時候的想法,人是會長大的,長大以後的夢裏,不再只有冰淇淋和巧克力,而是前途和希望,長大醒來要面對的,也不再只是寒流和教鞭,而是自我期許和努力。
人的每一個階段都在做夢,有些人在夢裏找尋失落的現實生活,卻有更多的人失落在夢中,不論你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走入夢中,在夢醒的那一刻,所擁有的應是一份踏實與平靜。
在我們的夢裏,如果說有一個導演在規劃,不如說我們應如何撰寫這個劇本。不管昨夜你做了一場好夢、惡夢、白日夢或是發財夢,我們仍要面對今天的現實挑戰,所謂好戲在後頭,真正的導演是我們,劇本正等著我們來寫。
唸國中時,自己很不用功,英文與數考常考不及格,成績單常是紅字,那時最喜歡唱的一條歌是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待重頭收拾舊『書包』」,那時最喜歡的夢是:「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考試該有多好!」
唸高中時,有一年冬天老師帶我們到情人谷露營,那是位於新店溪旁的一個渡假勝地,如今已成為翡翠水庫集水區,記得那天晚上同學們圍在營火前,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張紙條,叫我們將自己這一年來說過的謊話、或是答應人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全部寫下來,最後全班收齊後投入營火中。記得當天晚上,我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已改掉所有的惡習,成為一個最受歡迎的人。
大學唸書時,隨著歲月成長,自己較少做夢。對事物較能明白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也知道應該怎麼去努力,才會有所成就。畢業時我的導師勉勵我們:「在人生的舞台上,無論你扮演什麼角色,首先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後來開始教書,看到同學在週記中,立下許多志願。譬如在第一週的週記上寫著:「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並訂下許多計畫:每天寫一篇日記,背五個英文單字,要使自己成績保持全班前十名等。
然而一個學期迷迷糊糊過去了,整個學期日記只寫了三篇、書法只練習了五張,只好在學期末最後一篇週記上寫著:「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再隨便找一個藉口原諒自己,明年再努力吧!
平日老師們常告訴學生「努力用功」是一件重要的事,其實知道「為何努力」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惇敘我曾看到一位用心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每週用工程字寫週記,依照計畫背英文單字,睡前做五十個伏地挺身,惇敘三年使他字寫得更好看、體格更強壯,最後還考上了二專。
對許多學生來說,畢業是每個人的夢想,常聽到高三同學說:「熬了三年,終於要畢業了,可是畢業後要做什麼呢?」「想繼續升學,卻擔心考不上!」「想要就業,又不知從事什麼工作?」「父母要我升學,但是我卻不愛讀書。」
其實畢業不只是一個夢想,應是人生路途中某一段的結果,只要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能?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之後,繪出未來的藍圖,一步一步的去做,那麼人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來到惇敘,或許某些人自認為不準備待太久,但竟然奇蹟式的生活了三年,制服上的年級線,就是你們努力的痕跡。現在有人制服上是一條槓、有人是二條槓、有人是三條槓。如果你是一年級學生,應好好的規劃未來,如果你是三年級學生,應珍惜所剩不多的時間,認真面對每一件事情。
記得以前讀高中時,導師說的一句話:「吃不了苦,怎能贏得了人?」當我們在做計畫時,或幻想一個美夢時,應想想如何去積極的實踐。
對某些同學來說,因為自己優異的成績,而使惇敘的生活,成為他快樂的來源;但對另外一些同學來說,惇敘的日子,可能如同數饅頭的日子。但不論如何,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日後懷念的來源,不管你做了任何美夢,希望你都能抬頭昂首面對自己的將來,有信心向別人說:「我畢業於惇敘!」
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在不停的追尋一個真實長存的夢。然而到底什麼是真實?什麼會長存?如果說夢是人內心深處的另一個空間,那麼我們所追尋的是怎樣的一片天地呢?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有時會因一時挫折而使夢想破滅,所以如何從挫折中記取教訓,進而求發展,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今天的夢裏你有什麼呢?願你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