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Fu's Paida-凡夫拍打

對拍打力道的誤解(摘錄)

通常我會採用三種程度不同的力道拍打,分別使用到手腕、手肘、肩膀的主要關節,用「力道」兩個字容易引起誤解,但是用慣了就暫時不改吧。

其實,只要是能預熱(讓身體先暖身),比如跑步、照射紅外線燈,曬太陽、泡溫泉、洗澡、自己先輕拍,或拍打前先喝點薑棗茶等等,都有助於出痧並減輕拍打過程的痛感。通常在一開始拍打或替特別怕痛的人拍打時,可以選擇先輕拍,就是以手腕力道為主;等到拍熱了(大約輕拍一百至二百下)再用一般力道拍打,也就是使用肘關節甩動的方法。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很用力拍卻不怎麼出痧,但我拍的時候並不怎麼用力, 痧卻出得很多?原因何在?差別就在於以下幾點:

‧不夠放鬆:被拍者和拍打者都必須要放鬆,這樣才容易傳遞力道,如果用電學術語來講,就是雙方的阻抗要匹配,電(在此指力道)才容易傳遞過去。拍打效果不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雙方都不夠放鬆。可以這麼比方,我用了五分力,但是因為傳遞效率高,所以有四分力貫入對方身上;另一人可能用了十分力,卻只有二分力傳達到對方身上。從外表看來,就像輕鬆拍打就能拍出痧的樣子。

‧手掌不夠厚不夠軟:因為接觸面積小、密合度差,此時力道也不容易傳遞。我的手掌原先是細長型,但是經過長期的拍打訓練之後,手掌變得比較豐厚柔軟,不過在變得柔軟前會先經歷長繭的過程。這也會影響到手掌對於氣的感受度,拍打是得氣很快的一種方法,不必是練功高手,只需要經常為人服務就會有這種效果。當然, 練氣功會強化拍打的效果,但是不練也無妨。

‧不夠專心:拍者和被拍者都要專心,尤其是被拍者如果忙著講話聊天,效果就會差很多,如果是玩手機遊戲,效果就更差了。

重拍不要天天拍,也不要一次大範圍的拍

古人說「過猶不及」,凡事都要「適度」,太過頭也許比沒做更糟。

以氣球為例,洩了氣的氣球就好比體虛的人,而拉筋拍打等方法就像是把那些導致洩氣的洞給補起來,然後充氣(先天腎氣、後天脾肺之氣),氣球就會呈現出優美的外形了。但是,假設我們不停地朝氣球內部充氣,又會如何呢?最後氣球會因為充氣過多而爆掉!

再舉泡腳為例,當然不是泡越久越好,泡到微微出汗剛剛好。有人泡到滿身大汗還沾沾自喜,這就是太過的缺失,俗話說「汗血同源」,過或不及都不好。

回頭來說拍打,每天都大力拍,很容易產生體虛現象,因為拍打非常消耗能量,如果沒有及時補充,身體系統可能會停擺。有些天賦異稟的人能夠承受每天大力、長時間的拍打,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做到,往往拍了一陣子,剛開始身體有好轉,然後就變得更為虛弱了。

簡單來說,原則就是:重拍不要天天拍,也不要一次大範圍的拍(除非參加拍打體驗營,有經驗豐富的教練一旁協助)。如果要天天拍,就選擇輕拍,並選重要的部位拍,比如肘關節、足三里等通用部位,而且拍打時間也不要過長。以敲膽經為例,天天敲就只敲一百至兩百下,而且還要在白天敲,不然太晚敲(拍)或敲太久可能會睡不著覺!

拍打不是靠蠻力,而是要用巧勁

拍打也不是用蠻力,而是用巧勁,看來不費力,其實效率很高!有許多人一直喊拍不出痧,多半都是因為沒有掌握拍打的訣竅。年度大掃除和平時清理的力度是不一樣的,天天都在大掃除,能受得了的人不多吧?天天都吃大餐,能撐得住的人也不會多吧?

幫父母拍,更重要的是邊拍邊聊天,透過話語、觸摸方式聯絡感情。「膚慰」對於老人、小孩、重病患者都很重要。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重要的是,在世的時候能夠好好相處,離別時才不會有遺憾。無憾很重要,有了遺憾,就有來世輪迴彌補遺憾的糾結,不如多種善緣。

減輕拍打疼痛的方法

拍打的疼痛使許多人聞之卻步,但老實說不痛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這種疼痛呢?下文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身體的經絡暢通,基本上就不太痛了,但在經絡還未暢通之前,要想減輕拍打的疼痛,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拍打時隔著一層衣服拍,這樣雖然會減輕拍打效果,卻能用比較沉重的掌力或拍子補償,效果也很好,拍打的聲音以及皮膚痛感都能降低。

‧預熱法:先輕拍一百至二百下、洗完熱水澡後拍、泡溫泉後拍,或是拍前先照紅外線、先熱敷、把握「貼」字訣等等,都可減輕疼痛。

‧口誦法:要點是「不可憋氣」。念誦聖號、真言(例如耶穌基督、阿彌陀佛、六字大明咒);念誦《零極限》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謝謝你;或是從一數到一百。

‧用感恩的心、接受的心拍打,疼痛也會相對減少。

拍打有限度的疼痛,大部分的人都能忍受,能夠做到以上任何一點,疼痛就會減輕很多,而拍打的效果也會增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