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光譜
NMR Spectroscopy
NMR Spectroscopy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儀器與原理
巨大的核磁共振儀器背後
500MHz核磁共振儀
電子穿過磁場後會形成高和低兩個能階。當激發低能階時,可使其躍遷至高能階,而當能量的供應停止後,則會釋放出相應的頻率。藉由分析這不同的頻率來找出不同的物質。
核磁共振儀的磁場強度極大,能吸引許多鐵製品。
600MHz核磁共振儀
核磁共振裝置能夠偵測蛋白質。在蛋白質化學中也有不少應用。
價值不斐的850MHz核磁共振儀
關於核磁共振
運作方式
核磁共振儀的共振頻率不同,造就了能量不同,因為它是透過電生磁的原理創造出磁場,而磁場越小,能階越小,能量就越小,所以所需時間也不同。而核磁共振儀除了本身價值不斐外,使用時由於要降低電阻,必須維持在低溫的環境下使用,所以需要氦及氮降低溫度,而且一旦使用後便不可斷電,在資料的處理時需要結合數學的傅立葉轉換,將複雜的訊號轉成較易判讀訊號,更解決了資料重疊的問題。
課後練習
試著去解析光譜,知道了實驗出來的數據跟理想中的不盡相同,更難去判讀,現今的技術已可使用三維的光譜可大大減少分析所需時間,也較易判讀,比較不易有資料重疊導致判別困難。
應用範圍
除了生物領域,在於科技業、醫療等領域皆有機會使用,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也較精準。
在整個核磁共振儀中,其實真正可以放入樣本並測量的只有一小部分,其餘的空間主要用途是降溫
課程心得
這堂課是這個營隊的第一堂課,讓我印象很深刻,課堂上進行的小活動(訊息判斷)非常有趣也讓我開始與不熟的同學進行互動,在答案公布之後的豁然開朗,也讓我十分訝異於核磁共振的複雜,卻也激起了我對於核磁共振的好奇,觀看器材時,價格不斐的儀器就呈現在我的面前,雖然一舉一動都不自覺地變得十分小心,但能直接看到曾經只存在課本上的實物出現在眼前還是從心裡升起一股悸動。